第二十二章 突圍(第3/4頁)

種種跡象證明,如果不出意外,王陵肯定是繼雍齒之後,第二個從背後砍插劉邦一刀的仇家。可世間之事,人算總不如天算,就在王陵的使者和項羽談妥條件,並準備返還的時候,有一個人立即跳出來打亂了項羽的如意算盤。

破壞項羽招降美夢的,不是別人,恰是王陵的母親。那時,王母瞅到一個機會,秘密告訴王陵的使者,叫他務必轉告王陵,一定要一心一意跟著漢王混,仁者劉邦必得天下,暴君項羽必失民心,千萬不要為了母親毀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更意外的,王母為了斷絕王陵變亂之心,拔劍自殺,以絕後路!

王母的鮮血濺射一地,她緩緩地倒下了。王母這自刎的一劍,也仿佛割在了項羽的咽喉上,他痛得半天回不過神來,他徹底抓狂了。真是個不識擡舉的老東西,我項羽前世與你無仇,今世還好心伺候你一回,竟然還罵我暴君。老東西,既然你咒我早死,老子也讓你死不安寧。

於是,盛怒之下的項羽,做出一個極不英雄,亦極不孝道的一件事:把王陵母親的死屍丟到油鍋裏烹了。

項羽烹王母的消息,迅速傳到了王陵耳裏。世界上再也沒有一個詞語能夠形容王陵此時無比悲憤的心情,天打雷劈的項羽,你聽好了,今生今世,有你沒我,有我沒你!

一個偶然事件,就此改變了兩個人。王陵,從此將無比堅定地跟隨劉邦,與項羽血戰到底。項羽,像一頭勇猛的獅子,前面等著他的將是重重圍獵,和那無處不在的沼澤陷阱。

此時,世界的另一邊,劉邦的軍隊再次打到了韓地——張良的故鄉。血戰當前,項羽鞭長莫及,只有任命一位叫做鄭昌的為新韓王,前往韓地迎擊劉邦。奇怪,韓地明明有個韓王成,項羽為何又任用了新韓王?

讓項羽來告訴大家答案吧,其實,在劉邦還沒有打出漢中之時,他早就把韓王成殺了。項羽殺韓王成有兩個理由,第一,在軍事才能上,韓王成實在是個廢物。第二,在做人處事上,韓王成又實在是個不識擡舉的東西。

當初天下諸侯將反秦事業做得轟轟烈烈時,韓王成非但不為反秦事業添磚加瓦,反而天天被秦軍追著屁股狂毆,這種人,無非就是拖後腿,不是廢物又是什麽?但是,項羽在戲水宣布封王時,廢物韓王成還是有幸成為十八個諸侯王之一。項羽之所以暫時保持韓王成的爵位不變,是念他這個王是當初項梁親口所封,然而當項羽聽說韓王成的丞相張良送劉邦進入漢中,他決定改變主意。

項羽忌妒劉邦,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既然項羽再次封韓王成為王,那他就應理所當然地歸附西楚,可事實是,你韓王成沒見對項羽做出絲毫貢獻,反而放任張良與劉邦交好,這不是明擺著不把我這個西楚霸王當回事嗎?

韓王成的態度已經超出了項羽的忍受範圍,不殺韓王成,簡直無法泄心頭之憤。於是,項羽在戲水罷兵東還時,不但不把韓王成放回韓國,還把他劫往彭城,先是削王為侯,其後不久,再加殺害!

可此時對項羽來說,天下牛鬼蛇神是何其多,他僅僅任命鄭昌抵擋漢軍是不夠的,必須得親自出馬。可問題又來了,他不是三頭六臂,除了對付西邊的劉邦外,東邊齊國的田榮,北方的彭越及蠢蠢欲動的陳馀都讓他頭痛不已。彭越和陳馀現在還沒成多大氣候,他重點對付的應該是劉邦和田榮,於是項羽就在想一個問題,我到底是先幹掉田榮,還是先教訓劉邦呢?

田榮?劉邦?劉邦?田榮?劉邦和田榮這兩個名字,像兩團鬼火一樣在項羽眼前晃來晃去,他真不知伸哪只手去打。就在這關鍵時刻,項羽突然收到了張良的兩封書信,這兩封書信立即改變了項羽的決定。

張良這兩封書信是這樣對項羽說的:漢王是因為失去關中才發動戰爭的,如今他已經滿足於所得到的,所以絕無東進的威脅,您不必擔心。齊國田榮想聯合趙國的趙王歇打楚國,您應該去幹掉他們才對。

口說無憑,張良把田榮和彭越聯合反楚的公告也夾帶給項羽來了。

天下了解項羽性格的人太多了,但是要張良這樣恰如其分地抓住項羽心理弱點的人,那是少之又少。第一,項羽你把劉邦的東西搶走了,劉邦現在把它搶回來不應該嗎?第二,東邊齊國的田榮從始至終,從來沒說過服你楚國一句話,且全天下就他對你項羽叫得最兇,難道你不該打他嗎?

經典,太經典了。張良分析得一點都沒錯,劉邦至少在鴻門宴上給我裝過孫子,田榮呢,他卻總是像條惡狗一樣向我吠著。就這樣了,幹掉田榮,下一個就是劉邦!

於是,項羽決定暫時放棄劉邦,率領部隊向齊國發動了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