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韓信到底有著怎樣的魅力(第2/3頁)

到拜將這天,諸將們屏氣凝神,等待劉邦宣布結果。在無數雙渴望和期待的目光下,只見劉邦莊嚴地走上高台,居高臨下,威風凜凜:諸位聽好了,漢軍大將軍,乃韓信是也!

劉邦一語猶如驚天霹靂,轟得漢營滿軍上下目瞪口呆。眾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人聽都沒聽說過韓信,韓信?韓信是哪個瓜娃子,不會是張良老家韓國那邊的什麽親戚吧?

正當大家大眼瞪小眼時,只見韓信莊重而自信地走上高台受禮,終於有人把他認出來了,這不是那個差點被夏侯嬰砍下腦袋的家夥嗎?

大家這才知道什麽叫腦袋不夠用,他們打破腦袋都搞不懂,韓信一沒勢力,二也沒聽說過有什麽能力,竟然如此迅速飛升,這難道是他祖宗積德,或者他母親埋對風水了嗎?

這種情景,只有一個詞最能形容諸將的心情,那就是:沒勁。沒勁是因為劉邦出招太猛了,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智力範圍和想象範圍,更是超出了他們設想的遊戲範圍和規則範圍。但是,既然來都來了,將印也有主了,那就暫且留下來繼續看熱鬧吧。聽說下面還有一個現場答辯和就職演說,那就看看劉邦和韓信是怎麽收場的吧。

這時,典禮結束,諸位坐畢,劉邦當眾問韓信道:丞相經常跟我說你怎麽的了不起,請問你有什麽良策教我走出漢中呀?

劉邦話語剛落,韓信就起身致謝:大王過獎,在下承蒙丞相恩寵,其實韓信並沒有像他所言好得不得了。

劉邦微微點頭,韓信這是謙虛,如果沒有判斷錯的話,他這話將是個“但是”句型的轉折句,其後面將是一片汪洋大辭。

劉邦錯了。事實是:韓信不但沒有半句轉折,反而反問劉邦:請問漢王,如今跟大王爭天下的人是項羽嗎?

劉邦笑了,這不是廢話嗎,除了項羽,天下誰敢與我爭鋒?

韓信的第二個問題馬上冒了出來:請大王自己掂量一下,您和項羽之間,哪個更勇猛剽悍?

劉邦一下子愣住了。你韓信吃錯藥了嗎,今天大好日子,何必當眾為難我?地球人都知道,項羽是天下第一武將,如果我比他還勇猛,會落到今天不得不拜你為將的地步嗎?

韓信此種發難,用今天的話說,就好像是老板面試員工,可你韓信卻突然反客為主,這不是讓人家劉老板下不了台嗎?這種場面,不要說讓台上的劉邦臉色變得難看,就是坐在台下的諸將們,也無人不覺得他過於放肆。你韓信算哪根蔥呀,擡得起你,也踩得死你,給你印是大將軍,一腳踢你下台就什麽都不是了。

現場的氣氛因韓信的一句話而變得僵硬起來,大家都在等靜靜地等著劉邦發話,沒有人相信,韓信會熬得過這驚心動魄的一刻!

劉邦擡頭環視左右,只見他臉上的表情突然風卷雲舒,帶著一絲謙卑的笑意,很大度地回答韓信:不怕將軍見笑,我實在不如項羽勇武!

在座所有的人,包括韓信在內,無不被劉邦深深折服。什麽叫英雄,這才叫真英雄,敢於承認弱勢,敢於面對現實,敢於在眾目睽睽之下接受重重拷問。一個君王,可怕的不是有缺點,而是死要面子,打腫面孔充胖子。韓信想要的,正是劉邦這種勇敢的表現!

韓信終於要亮劍了,他已經等得太久了。今天,他要大膽地告訴全世界,什麽叫韓信,韓信到底有著怎樣的魅力!而他要展現的,首先是一篇滔滔雄辯的演講辭。

聽說美國人有三大法寶,足令天下望風而逃,一個是核彈,一個是NBA,一個是口才演講。前面兩個法寶還馬馬虎虎,但是後面這個在下就不敢苟同了。殊不知,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縱橫家們蘇秦之流前輩,早就創立了偉大的雄辯演講之風,他們憑著那三寸之舌,不但改變了命運,也改變了世界。

韓信是一名武將,而不是一名縱橫家,所以他能夠有一滔滔連綿的口才,這叫人實在驚訝。我們不敢說,韓信以下這篇就職演講完美絕倫,但絕對入情入理,扣人心弦。在此,我就把它翻譯出來,以供愛好演講的同學學習:

項羽性情勇猛剛烈,發起脾氣咆哮如雷,沒有人不害怕他,他卻不懂任用賢能,只會逞匹夫之勇,而無集團作戰之心。

項羽對人恭敬仁愛,言語親切,別人生病時,他甚至傷心落淚分他的飯給對方吃。但一旦到行封論賞時,把刻好的印角都摸平了,也不肯給有功的人,所以他只有婦人之仁,而無王者之胸懷。

項羽雖霸有天下,而不建都關中卻建都彭城,只是固守自封,自大自私,而無王霸天下的眼光和雄心。

項羽不但背叛義帝之約,遷之到千裏之外的江南,而且驅逐諸侯故主,任命他的親信當王。他的軍隊所到之處,百姓無不遭殃受苦,所以他名為霸主,實則已失天下人之心,是個外表強悍內裏卻不堪一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