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項羽殺俘虜(第2/4頁)

戰爭對於飽經流離失所之苦的百姓來說,不亞於魔鬼撒旦,而測驗一個古代中國公民的幸福感,那就要看看所處的時代有沒有戰爭。只要沒有戰爭,誰家出將入相,誰家雞犬升天,誰家富貴天下,都無關重要。

所以說,寧願做太平盛世的傻瓜,也不做亂世的聰明人,這是處於苦困時代的百姓們最基本的生存哲學。這也就難怪劉邦只與諸縣父老約法三章,就把關中百姓統統搞定,我們只能這樣說,劉邦之所以能夠穩住關中,功德不在於他及張良等人,而在於天。那個天就是我們無法左右和改變的歷史時勢,正所謂時勢造英雄是也。

項羽殺俘虜

就在劉邦搞定鹹陽城時,項羽正浩浩浩蕩蕩地帶著六十萬大軍從北方朝函谷關撲來。然而就在半路上,他那支號稱百萬的軍隊機器竟然出了毛病,這個毛病不是小毛病,而是大毛病——秦軍二十余萬的俘虜兵中彌漫著一股不安之氣。

事情是這樣的,項羽率領的這支諸侯軍士兵,有很多曾經是從鹹陽逃亡回來的人,這些人或者是替秦朝當勞工修過長城築過墓的,甚至是服過兵役的,都曾經被秦兵欺負過。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過去那些被欺負的六國之人,現在輪到他們去欺負秦兵了。

中國古代,只要你當了俘虜,就和做奴隸沒什麽區別,要人權沒人權,能有一口飯給你吃就不錯了,所以當了俘虜的秦軍與諸侯軍,依然存在著巨大的階級矛盾。秦軍白天被人欺負,晚上便回來互相訴苦,有的說自己被當牛使了,有的說自己被當馬騎了,大家說著說著,便不由都忿忿不平起來。他們不但恨諸侯軍,也恨章邯。如果章邯不投降,二十萬幹他四十萬,憑著必死的信心去打,未必能輸給楚軍。好了,現在大家被弄得生不如死,過一天沒一天的,真夠窩囊。

既然有人發牢騷,那麽就有人聽牢騷。這些牢騷不幸地被英布等將領聽到了,於是便報告給項羽說:秦俘虜都說他們後悔跟章邯投降了諸侯軍,如果諸侯軍能打進關中可以救得了老婆孩子,如果打不回去,那麽還要被楚軍帶回江東,然而留在關中的老婆孩子卻要被秦軍通殺不留,那又是何苦呢。

項羽聽到這話,大為震驚。俘虜們這些話不是氣話,簡直就是造反前的輿論造勢,麻煩大了,二十萬人呀,一發作起來簡直比山洪爆發還要恐怖,這可怎麽辦呢?

於是項羽召開軍事大會討論計策,討論來討論去,得出一個結果,那就是把二十萬俘虜兵全部殺掉。

項羽準備坑殺秦兵俘虜,理由如下:第一,諸侯軍馬上就要打函谷關了,如果楚軍集中全力攻關時,這二十萬俘虜兵發動嘩變,造成諸侯軍前後被夾擊,那時就是後悔都來不及了。退一步來說,他們就是不在函谷關造反,也保不準在哪天爆發,所以說把這些人放掉是不可能的,帶在身邊又是極其危險的,只有一種選擇,殺!第二,軍中無剩糧了。在趙國攻打章邯時,項羽之所以接受章邯投降,沒有軍糧是原因之一。估計章邯手裏還有一點糧食,但是整個諸侯軍有六十萬軍隊,天天要吃要喝的,有多少糧食夠吃呀,就是把他們當牛馬到草原上放牧,恐怕草原都要被他們啃光。既然養不了那麽多人,也就只有一個字,殺!

天黑請閉眼,幽靈來了。

公元前206年十一月的一個夜晚,項羽派英布和蒲將軍兩人趁著夜色,在新安(今河南省澠池縣)城南成三面包圍秦軍,並故意給他們留了一條出口。秦軍俘虜兵在半夜之中,全都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他們憑著求生的本能奪路而逃。

可怕的是,秦俘虜兵沿著楚軍的開口,不由自主地逃進了一個山谷,山谷之上早埋伏著楚軍,只見山上火光四起,萬箭齊發,山石滾滾而下。

在人類互相殘殺的戰爭史上,這才是真正的鬼哭狼嚎,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一夜之間,章邯這支曾經縱橫了半個中國的二十幾萬虎狼之師,竟然就這樣不明不白地化為冤鬼!

秦軍將士幸免於難的,唯有章邯、司馬欣、董翳。司馬欣為秦吏時,曾救過項梁,所以項羽感恩不殺,還委以重用,董翳勸章邯投降有功,亦留著不殺。王離就不要說了,只能把他砍掉祭祀祖父項燕。

掃除憂患後,項羽才放心前行,當他來到函谷關時,卻驚訝地發現函谷關已經被關閉,讓他更震驚的還有,派人來守關的不是別人,正是他曾經的老搭档劉邦。

劉邦之所以閉關,是因為他還軍霸上時,有人向他提議說,沛公您好不容易攻下關中,可是聽說項羽已封章邯為雍王,如果章邯隨項羽到來的話,關中肯定沒有您的份了。所以只有派人守住函谷關,阻止諸侯軍入關,這樣就沒人能與您搶關中這塊肥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