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再遇張良(第2/4頁)

要想進入鹹陽,眼前的函谷關當然是一條捷徑。可問題是,函谷關深險牢固,俗稱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如果沒有絕對兵力,想都別想去碰那個關。

所以說,張良給劉邦支的招就叫曲線突圍,劉邦只能忍痛舍近求遠了。但舍近求遠也不全是壞事,劉邦自家軍隊兵不強馬不壯,資本不夠雄厚,多走幾段路,路上不但能多打掉幾座城積累人氣,還可以多搶些兵草,為攻打鹹陽城做好後勤保障。

六月,劉邦大破南陽,南陽守將退守宛城(南陽郡政府所在地,今河南省南陽市)。如果說南陽是一座碉堡群的話,宛城就是一個小碉堡。大碉堡都破了,小碉堡算個什麽東西?於是,劉邦為爭取早日拿下武關,決定不打宛城,繞過宛城直接撲向武關(今陜西省商南縣西南)。

當劉邦準備攻打武關時,天才張良突然把劉邦喊住了:沛公且慢。

劉邦奇怪地看著張良:你又發現有什麽不對勁了?

張良說道:請你想想,我們如果不攻下宛城就打上去的話,前面武關人多易守,宛城的秦軍又從後頭搞我們,那不是很危險嗎?

劉邦心頭一震,張良說的不無道理。差點又走彎路了,打,必須把宛城這座小碉堡先除而後快。打宛城是對的,但是大張旗鼓地走回頭路肯定會嚇跑獵物的,一個夜裏,劉邦命令全軍把大旗收起來,趁著夜色從另外一條小道悄悄返回宛城,等到天亮時,劉邦已經把宛城密密麻麻地圍了三匝。

郡守先生,縱使你有一千雙翅膀也飛不出來了,降還是戰,你自己看著辦吧。

南陽郡守一夜醒來,發現外面的世界到處都是紅旗的海洋,除了投降,還有更好的路子可走嗎?

走投無路的南陽郡守,只好派人約降。

事實證明,張良建議劉邦回頭拿掉宛城是無比正確的。拿下宛城,劉邦再次向武關挺進,然而從宛城到武關,一路有若幹城縣相連,劉邦根本就不用打,其他城縣看到宛城投降,像發生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樣也紛紛跟著交兵。

於是,劉邦一路上把沿縣的軍隊統統收編,全部帶走,哼著小調輕松地就打到了武關外。武關之內,就是傳說中的帝王之都。如果劉邦沒有記錯,從他見秦始皇後,就再也沒進過鹹陽城了。鹹陽城,它是當時地球上最繁華的大都市,它是所有鄉巴佬都渴望進去的偉大皇城,如今就像傳說中的海市蜃樓般展現在他的眼前。

然而,今天是劉三非往昔之劉三,往昔之劉三是以鄉巴佬身份進城閑逛來的,今天的劉三,則是懷著楚懷王的承諾和偉大的夢想來征服鹹陽的。

鹹陽城,你曾經讓我那麽的夢牽肚掛。如今,我的到來,將讓這座城市刻上劉三的名字,讓這片土地的牛羊和女人重易其主,讓關中這片慘淡無光的天空,從此煥發出天底下最強烈的光芒!

光明,就在眼前!

是鹿還是馬,這是個問題

自從章邯率軍走出鹹陽城後,鹹陽城內一直沒有停止過自殺式的政治鬥爭,這一系烈的劇烈鬥爭,唯一的贏家是趙高同志。趙高從一個小小的宮廷奴才爬上今天的丞相之位,靠的都是非正常手段。這種行為,我們用生物學的一個詞語稱其為:變態。一個變態的人肯定有一顆變態的心,一個變態的心,肯定有一個變態的夢想。趙高過足了丞相癮,突發異想地又想換個工作崗位,這個崗位是曾經的李斯想都不敢想的。

不用賣關子了,趙高現在最想當的就是皇帝。

如果李斯還活著,聽到趙高有如此膽大妄為之想法時,不知會不會吐血身亡。人家李斯拜荀子為師學帝王之術,內修政治,外擊諸侯,輔助秦始皇終成帝王之業,如此赫赫功勞,都不敢有非分之想,你趙高一個太監何德何能要當皇帝啊。

當然,如果趙高聽到別人這般牢騷之言也會不屑一顧,終李斯一生,用一句話說那就是:很傻很天真。他傻是因為不懂時勢,不懂韜光養晦。天真是因為自以為功勞了得無人可奈何,可最後還是落得個家破人亡的結局。

在這個世界上,功勞大的未必是最強的,最強的未必是活得最好的。思想改變世界,行動決定命運。在趙高看來,人間所有的道德及法律都是狗屎,唯有一樣東西值得我們為之奮鬥,那就是權力。權力就是實力,有實力才是硬道理。你李斯讀了一輩子的書,難道還不懂這個淺顯的道理嗎?

是啊,權力對李斯來說是一劑毒藥,他一不小心碰上了就家毀人亡。而對趙高來說權力卻像是搖頭丸,他吃了就像神仙得道,想做什麽就做什麽。現在秦朝已被趙高拿捏在手裏了,他想要什麽是不可以的呢?

趙高為了試探他手中這根權力棒的含金量是不是足夠純,決定搞一個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