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流亡(第2/4頁)

然而,落在後頭的兄弟們卻在半路上見鬼了。

等到劉邦睡醒後,兄弟們把路上碰到鬼的事告訴了他:我們路過你斬蛇的地方,看到有一個老太婆在哭。我們問她為什麽要哭?她說自己的兒子被人給殺了?我們又問,難道你的兒子跟我們一樣,也是勞改犯,沒替活人秦始皇修死墓被斬首了?老太婆說,不是的。我兒子是白帝之子,變成一條蛇擋住了赤帝之子的路,被赤帝之子斬了,所以我才痛哭。大黑夜的,什麽白帝赤帝,我們是勞改犯,又不是好嚇唬的。我們覺得這老太婆是在忽悠人,準備揍她一頓走人。沒想到,說時遲,那時快,她就變成一團青煙不見了。

不是見鬼,而是弄鬼,這叫造反未行,輿論先行。

兄弟們遇鬼的事讓劉邦心裏暗喜,從此他的名片上又多了一個頭銜:赤帝的兒子。於是以為撞見了鬼的兄弟們更加仰慕他,他們也越來越相信:跟著赤帝的兒子幹革命,肯定有肉吃!

我們不能怪劉邦太會編故事,在那個冥頑不化的亂世,想起義做大事,沒有一點貴族血統是沒有人願意跟你幹的。想想可知,如果大家都是平凡布衣,憑什麽讓我聽你的?劉邦是流氓出身,身份卑微,沒有像項羽那樣高貴的血統,又是個窮光蛋。窮人又不能隨便認親戚,只好跟神攀關系了。而且跟神攀關系也比較保險,沒有人揭發,也無法揭發。我說我是赤帝的兒子,不信你問赤帝去。可是赤帝住在哪裏呢?他總是神龍不見首尾,又沒有手機,也不能上網,怎麽問啊。無法反駁的就是成立的,不要說赤帝,劉邦就算說是黃帝的兒子也沒人反對。

更玄的還在後面。斬蛇流亡後,劉邦帶領著十余個勞改犯進入芒山和碭山一帶山澤間躲匿,可無論劉邦走到哪裏,呂雉都能找到他。這就奇怪了,那時候沒有手機,也沒有衛星定位,還可能沒有鴿子(都逃命了,誰還有閑工夫養寵物),她是怎麽找到劉邦的?

呂雉說道:你所居住的地方,天上經常有祥雲環繞,我只要跟著雲氣追尋就能找到你。

你如果不是神仙和龍,就休想讓祥雲跟著你跑,這擺明了就是暗示劉邦是人中之龍啊。沛縣的青年仔一聽說這故事,就更加崇拜劉邦了,爭先恐後地趕過來投奔劉邦。

就這樣,劉邦靠著自己翻雲覆雨的能力和呂雉出神入化的廣泛宣傳,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十來個勞改犯和上百名沛縣子弟。

就差一個口號和一張大旗了。

爆發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返回鹹陽的路上,不幸患病駕崩了。這事馬上改變了他兩個兒子的命運:冤死了長子扶蘇,樂死了幼子胡亥。

當時,跟隨秦始皇東巡的主要有三個人:左丞相李斯,中車府令趙高,胡亥。於是小畜生胡亥在老畜生趙高的慫恿之下,幹了以下幾件缺德事:

第一,把李斯拉下水,扶持胡亥上台。

第二,矯造皇帝遺詔,命令遠在西北邊疆的公子扶蘇和蒙恬將軍自殺。(蒙恬認為有詐,誓不自殺。)

第三,暴力清洗皇宗,胡亥把自己的二十幾個哥哥姐姐殺掉的殺掉,流放的流放。

第四,復修半拉子工程阿房宮,榨取民脂民膏,大開宴會,娛樂無窮。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公元前209年,秋,大雨不止。老天落淚了。

這場大雨是為天下蒼生而下的,也是為秦朝送喪的眼淚。因為大雨阻路不能按期率領兵卒到達目的地,陳勝吳廣殺掉帶隊的兩名秦尉,帶領八九百人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首先在蘄縣大澤鄉(今江蘇省宿縣東南)反了,國號“張楚”。

戰爭就像做生意,想發大財就得搶在別人前面上市。當時,沛縣縣長聞聽陳勝起義,他亦想舉事響應。於是,縣長大人把屬下秘密召起來開了一次動員大會,他煽動道:我們為秦朝打了十幾年工也膩了,現在是輪到咱們自己當莊的時候了。時不等我,機不再來,想開寶馬住大房娶美女的就一起創業打天下。

沛縣縣長大人這番造反理論,對於那些朝九晚五,卻過得不死不活的公務員來說,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改變命運的好機會。但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弄不好不但腦袋搬家,還得禍及全家,所以必須慎之又慎。在這次造反動員大會上,有兩個人對沛縣縣長的動員計劃提出了異議,一個是蕭何,一個是曹參。

蕭何,出生年不詳。

籍貫:江蘇沛縣豐邑人。

專業出身:法律。

職務:縣政府辦公室主任(主吏)。

光榮事跡:政績考核曾名列榜首,因而有幸得禦史大人提拔,但推辭不就。

蕭何真是一個奇怪的人,有高處你不走,一輩子待在沛縣不膩嗎?換作是別人,早撿起兩套舊衣服,抹一把苦盡甘來的眼淚,然後向沛縣父老鄉親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滿腔豪情地上路了。你這麽賴著不走,不會是作秀想撈個什麽名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