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章 前奏

嘉靖五年的夏天京師熱的很早,雖然只是初夏,天氣已經顯的悶熱。大臣們身上穿著厚重的官服,額頭上,汗珠一層接著一層,至於身上的臭汗就不用說。即使早朝的時間早,如果堅持下來,搞不好也會汗濕重衣。

先是幾件並不要緊的事,隨後,天子就將徐震、張時亨的奏折分發下來,交眾臣傳閱,又說道:

“先帝陵寢修建之時,因為國庫空虛,國用不足,故此因陋就簡,勉強敷衍,先皇於九泉之下,亦不安穩。今國用充足,朝廷廣有繼粟,太倉充實,朕決定,命承天衛指揮使徐震總督皇陵修繕諸事。由工部派員,前往協辦。內庫撥銀四十萬兩,太倉撥銀二十萬,合計六十萬數,作為工本費用。不足之處,由湖廣地方征收,眾卿以為如何?”

楊廷和看著這些荒誕不經的奏折時,嘴角邊露出的是一個輕微的笑意,大明朝什麽時候,都缺少不了這樣的蠢貨。張時亨這種蒼蠅,自己隨便一彈指,就能滅了他。至於這個徐震,他知道天子對於安陸舊臣的照顧,還是不要理會,將來再找機會敲打一下吧。

可是等天子說完這句話,他的目光一寒,不動聲色的朝勛貴班那裏看了一眼,這些情報的來源,就是這些勛貴武臣中傾向於自己這一派的人。

他也知道,要這些人通報消息是可行的,私下裏,也會在立場上與自己更為親近。但是他們終究是勛貴武臣,要是讓他們公開站出來和自己站在一條線上幫場子,這個可能性就太小了。要阻撓皇帝,還是要看自己這一邊。

能夠為天子出力的,國子監祭酒嚴嵩,大學士顧鼎臣,這些人目前看來,並沒有附和的跡象。即使他們想,也未必有這個勇氣,楊廷和之前已經做了準備,這些人只要敢開口,他就要讓他們付出代價。

比較難對付的,是國丈孫交,但是他自從成為國丈後,在朝政上已經很少開口,在內閣裏的存在感接近於無。在辭官被拒絕後,就長期上個病休折子,待在家裏不動,並不會出來與自己打對台。

另一個夠資格也有能力添亂的人?楊廷和的目光高速的掃視著,發現武班那邊,並沒有楊承祖的影子,看來他今天依舊裝病不上朝。既然如此,也就是說,今天的朝議並不是天子蓄勢而發,純粹是臨時起意?那就沒什麽可怕的。

他並沒有開口,或者說,到了他這個位置上,也不好隨便開口。一旦他說了話,往往就意味著擺明車馬,不管對誰來說,都無路可退,從穩定朝政的角度看,還是不要輕易走到這一步為好。好在,作為文臣之首,他的手上並不缺乏兵力,有足夠的人可以替他進行勸諫。

能夠上殿的,除了禦史言官,都是朝廷裏有一定身份品級的大臣,楊廷和也不用真的去打招呼,只做了幾個微小的動作,下面立刻就有人響應。

工部尚書趙潢上前道:“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妥。興獻帝之墓葬,應以藩王例,本生興獻帝,雖然追以帝號,然其薨時,始終是藩王,下葬陵墓,都應以藩王為定例。按藩王格局,獻陵已然越制,請陛下收回成命,三思而行。”

戶部尚書秦金,也上前一步“陛下,臣附議。朝廷近幾年用武於東南,備虜於西北,廣西瑤侗時有反意,境內又多練新軍,以上諸項所費皆大,民財已竭,民力已窮,正該修養生息,以恢復民力之時,不宜再興土木耗費國帑。且獻陵於歲前剛剛修成,現在又要重修,難道是當初所修之時,陵寢本就存在漏洞,現在才剛剛發覺,所以急於補缺?若重修獻陵,請陛下先行將之前主持獻陵修建之人逮捕入監,由法司細勘其罪,再做定奪。”

由以上兩人帶頭,朝廷裏,沖出來的大臣立刻就有十幾名。這些人中,有的是部堂高官,有的則在寺卿體系內擔任要職,手握重權,於朝廷運轉中,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當他們一起開口時,即便是皇帝,這道聖旨也沒法頒布下去。畢竟聖旨是要由他們來執行,若是這些人都對聖旨不滿,即便是強行推動下去,也多半是不了了之,白白得罪了人。

楊廷和二目微合,嘴角露出一絲笑意,這才是自己理想中的朝廷景象,內閣之前退的已經夠多了,這一次,是不可能再退下去。

就在十幾位部院大員,開始分析利害,陳述著不該大興土木的重要性時,科道言官中,忽然有一人閃身而出“陛下,臣以為列公之言大謬……”

“楊廷和是內閣之首,控制著大部分官員,其實不單是文官,武將裏,他的人脈也很廣。畢竟他是大學士,也是成名大儒,很多人向他學東西,或是學做人,既然他是老師,那些人就要聽老師的話。再加上,他能控制吏兵二部,掌握著大家的升遷,不聽他的又能怎麽樣呢?可是,事情總有例外,科道言官,本來就有一些人不在意對手的身份,只想圖個出位,博個名聲。小刀鋸大樹,這種事,是最方便出名的,就像江湖一樣,挑戰一個成名的劍客,是年輕劍客最好的出頭之路。所以,不管楊廷和的力量多大,也會有一些言官願意出來跟他作對,哪怕是真的被貶謫,也可以落一個好名聲,對他們來說還是值得的。今天的朝堂上,楊廷和不會輕易動手,但是當他的人動手後,他就會發現,局面並不在他控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