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堂會(四)

嘉靖天子對於張氏的發作,早有準備,並不著急“聖母,您身在深宮大內,居然還知道楊都督家中女眷的情形,真是神通廣大,耳目靈通。想來,宮外也有人,給您通報消息吧。不過這通報的人,做的不夠好,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仙確實是行院出身的女子,可是與楊都督相識於微末,共同扶持,情深義重,是不可多得的好女子。今天看她的唱功,顯然為了這出戲是下了功夫的,朕不能讓她白受罪,準備加封她一個誥命身份。”

“誥命?萬歲請慎行,她出身卑賤,還是個妾室,如何當得誥命?難道一家人中,您要讓妻妾都有誥命身份?”

“聖母明鑒,朕覺得,這也沒什麽不好。祖宗成法中,也從沒有人說過,不許妻妾都有誥命。只不過長久以來,我們都是被一些事束縛住了手腳,遇到事,就想不通了。就像天子立後,多出於寒門,搞的好象皇後只能出於寒門。可是從洪武立國以來,從未定過這等規矩。這誥命的事,也是一樣,朕決定了,等到戲一唱完,就封她做個誥命夫人。那些老規矩呢,我們是要遵守的,可是一些壓根就不是規矩的規矩,就不能用來困住人的手腳。楊都督這個人,很不錯。不管他有多少女人,又或者是喜歡唱戲,還是喜歡什麽,朕都不介意。他這個人有一點好處,就是夠忠心,誰對朕好,他就對誰好,誰對朕有二心,他就對付誰。這樣的大臣,自然可以做群臣表率。大家可以學他找女人,也可以學他唱戲,只要知道學他對朕忠心,其他就沒關系,聖母以為如何?”

張太後眼前一黑,身子差點撲倒在桌上,天子口中說的雖然是如仙的誥命身份,實際上,卻是向她這個太後宣戰。陳氏被一腳踢死之後,椒房不可無主,張太後最近也正在想方設法,為嘉靖安排皇後。

她的親族不算大,可是當了皇太後之後,自然有的是人上趕著來認親,瓜蔓累葛,想要找到個合適的女人立後也不是難事。與此同時,她還需要提防蔣氏那邊,為嘉靖安排皇後,搶了她的生意,剝奪她聖母的權柄。

可是聽嘉靖的意思,顯然是自己決定了立誰,而且這一次,也不想買太後的帳,不接受她的幹涉。最後那番對楊承祖的說辭,更是差不多公開對抗太後的權威,在她的臉上扇耳光,張太後只覺得頭暈目眩,血氣上湧,連戲台上演的什麽,都已經不清楚了。

等到她恢復神智時,卻是被嘉靖帶頭的一陣帶頭喝彩給驚醒的,戲台上的演出已經到了尾聲,郭槐被斷了斬刑,扮包公的楊承祖,正在命令著開鍘。這個片段,楊承祖用了老派演法,戲台上備了狗血,殺人的場景表演過之後,就要潑灑狗血,以示殺人。

這種手段後來被戲台取消,可是在現在使用出來,在場面上,確實有著強烈的震撼效果。永壽道:“郭槐這個刁奴,終於得到了應有的下場。身為寺人,對萬歲不忠心,卻和奸妃勾勾搭搭,就該有這個下場。”

“皇姐說的極是,做宦官的,貪一點,狠一點,做事霸道一點,都沒關系。他們只需要記住一點,對皇帝必須要忠心,否則的話,不管有多少好處,只有這一個短處,就該死的。郭槐這個人,可以做到那麽高的位置,肯定是有本事的,宮裏,說不定有他許多義子,義孫,翻開功勞薄,說不定還立過多少功呢。就像聖母身邊的那個張華張伴伴一樣,是前朝舊臣,說起功勞,可以說幾天幾夜,可是他事主不忠,不管有多少功勞,也一樣該死。”

“聖母,您年紀大,知道的道理多,給我們說一說,像郭槐這樣與奸妃沆瀣一氣,不把天子放在眼裏的奸佞,該殺不該殺?”

永壽一副好寶寶的樣子,扯著張氏問這個問題,仿佛是女兒向母親撒嬌,可是言語卻似棺材敲釘,在張太後的心上重重一擊。永慷公主在旁聽了,也不由蹙眉,心裏暗道:皇嫂已經這把年紀了,就算無病無災,又有幾年可活,萬歲和公主,這又是何苦?

她再看看那一邊的蔣氏,心知,多半是皇帝不準備讓張氏比自己母親活的長,既然蔣太後身體不好,他們就準備加速張氏的死亡步伐,讓她早點上西天報道。

俳優借著演劇對君王提建議,或是借古諷今的說一些事,反映一些情況,都是很尋常的事。像是憲宗時,身邊的俳優阿醜,就借演戲,諷刺過當時的得寵宦官汪直。可是楊承祖身份是大都督,又掌廠衛實權,位高權重,這樣的人,赤膊上陣,借著演戲觸張太後的黴頭,這就有點少見了。

又是處斬奸妃親近的太監,又是火燒冷宮,即便是那些命婦,也看懂了這戲是對著誰唱的,心裏都有些惴惴不安。即便是與國同休的大員之妻,也不敢多說一個字,只跟著天子的步伐喝彩,打賞,其他的話一句也不敢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