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三件禮物(二)

一個白衣麗人輕移蓮步,將一個錦匣放到了桌上,雖然看不到臉,但只看那如星眸子,以及那楊柳纖腰,迷人身段,就讓這些大戶心跳加速,暗自稱贊:這些權貴人家果然是會玩的,第一等的揚州瘦馬,也不過如此。

錦匣內,是一摞文書樣的東西,謝遵拿起一張,只見上面寫滿了字跡,落款處是一個潦草的十字和一個鮮紅的指印。他沒來得及看內容,只是看著楊承祖“這是?”

“沒什麽,方才謝老爺提到了北虜圍城,這就是北虜圍城時的一點收獲。眾位當時在南京,不知道京師那邊是什麽情況,北虜來的快,官軍沒做出什麽反應,人就到了城外。老百姓像瘋了一樣,拼命的往城裏跑,那麽多人啊,差點就把京師擠爆了。這麽多人在一起,第一件事是什麽?自然就是吃飯!可是京裏的糧食,價格就一個勁的往上漲,眼看著是要普通人家賣田賣地,窮人家賣兒賣女,才能換一頓飯吃的局面。我呢,就去讓一些糧商落價……”

他就這麽像是說故事似的,講著他在京裏平抑糧價的事,以及對四大糧商的動手,最後幾個糧商的下場。這個時代消息比較閉塞,京師這邊糧戰,以及對幾個糧商的處理,南京這邊有一部分商家知道,還有一部分人並不清楚。大家聽的津津有味,至於心裏是什麽看法,從表情上就看不出來。

“這些人還算聰明,進了詔獄,有什麽就說什麽,所以我從他們嘴裏,問到了一些很有趣的消息。比如像他們炒糧食,誰是背後的推手。謝老爺,你是知道的,那個時候國難當頭,在那個時候囤積居奇,那行為跟賣國無異。萬歲很生氣,後果很嚴重,若是查證屬實,是要抄家滅門的。不過我的想法是,做人留一線,日後好見面,所以還是把東西留下了。咱們初次見面,這些就是見面禮,謝老爺收好。霜兒,拿第二份禮物。”

雖然他說的並不明顯,但是大家也能聽的明白,聯絡四大糧商炒糧的,顯然多半就是謝遵。這四大糧商雖然在京師附近有一些田地可以收購米糧,不過總數有限,真正的供貨渠道還是謝遵。如果謝遵卡了他們的貨源,四大糧商也成不了什麽氣候,這種大家發財的事,他們也不會拒絕。

這種事可大可小,被朝廷捉了證據,如果有心借題發揮,即便是謝遵,怕也多少有些麻煩。不過大家又想到,謝遵是公主的公爹,也就是皇親,朝廷再怎麽不高興,難道還能拿皇親怎麽樣?

謝遵也對這些供狀顯的不屑一顧“我當是什麽,原來是一些不知所謂的東西,老夫聽人說過,人進了錦衣衛詔獄,就算是要他承認他是妖孽,這人也會馬上說出自己的原形是什麽。這種口供,其實沒什麽意思,所謂主使之人的名字,可以隨時換成任何人,這樣的禮物,似乎沒什麽用吧。老夫相信,當今天子聖明,首輔亦是千古一出的賢臣,斷事如見,絕對不會坐視無辜受冤的。老夫家中,現在還掛著楊閣手書的急公好義匾額,這才是真正的證據,證明老朽為人的證據。”

第二份禮物還沒取來,謝遵的神情則十分淡定,沒把那禮物放在眼裏。

“楊將軍平壓米價的手法,確實雷厲風行,令人佩服。不過從商人的角度看,卻失之於毛躁,少了沉穩。做生意,不是打仗,不能一味的求快,而是要講理。高賣低買,這就是最大的理。當然,做這些人也有不當之處,那就是他們只講理,而忽略了道。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他們就是忘記了天道。好在,老朽自己還是時刻牢記天道的。以謝記為例,老朽名下商號如果停業一天,怕是半個南京城的人都沒有飯吃,到時候若是幾萬工人到街上要飯吃,就算是溫府尊的日子,怕也不好過?府尊,您說是不是?不過謝某向來尊重朝廷,寧可自己吃虧,也不曾為難過地面官府,四大糧商那等人,還是不懂大局,讓人遺憾。”

溫遜之哈哈笑道“謝老爺是本府的大善人,修橋補路,賑濟貧苦,我記得當初南京大荒,謝老爺寧可捐出一倉米來賑災,不知救了多少人命。乃是東南有名的萬家生佛,與四大糧商,絕對不是一種人,絕對不是。”

“原來如此,那我倒要說一聲失敬,謝老爺,請用酒。”楊承祖舉起杯,敬了謝遵一杯酒,那名叫霜兒的美婢,已將第二個錦匣捧至桌上,謝遵見裏面放的還是成疊的文書,面上的笑容更盛:

“楊將軍,難道這又是什麽人的口供,或者是指證某些人犯法的證詞?如果是這樣,我覺得你可能送錯人了,這些東西,似乎應該送給溫府尊,或是都察院,大家覺得呢?”

其他幾名族長及商會中人點頭大笑,溫遜之則打著圓場“笑談,笑談了。今天是楊記酒樓開張的好日子,咱們何必說這些事,來敗壞自己的興致?我看,還是看看下面的歌舞,不要談公事,現在表演的,我看著像秦琴姑娘?我這老眼昏花看不清楚,誰幫我認一下?如果是秦姑娘,幫我送一百朵花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