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進京

朱厚熜確實有過將黃錦打發走的說法,心裏也確實轉過這個念頭,不過等到冷靜下來之後,即使是楊承祖,也在勸他再給黃錦一些機會。王府裏的內監不少,可是能稱上心腹的,卻只有黃錦一人而已。

倒不是說世子找不到可用的內宦,但是黃錦算是世子童年玩伴,年紀大了一點以後,又跟著世子一起讀書,本人也很上進,看了許多書籍,別看年齡不算太大,但是在王府的宦官裏,得算是學問比較高的那一批人。

當年洪武天子曾有遺命,太監不許讀書,不過這規定早在宣宗朝時就已經廢了。宣德皇帝設內書房,命翰林為教授,教導太監讀書,從此司禮監掌印有內相之稱,大明朝形成了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這種內外相制的模式。

成為太監的文化教師,也是入閣的標志之一,外相是內相的教師,日後也好相處,多半都是用要遞補入閣的翰林,承擔教書之職,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對比起京裏的太監,王府的太監沒有讀書的需要,於文教事上,多半就是個人興趣起的作用更大。興王府裏讀書好的太監有幾個,這次全都隨駕進京,這些人裏有興獻王的親信,甚至有世子的祖母邵貴妃的親信,但是能真正稱的上天子親信的,就只有黃錦一人。

物以稀為貴,在沒有可替代品的前提下,如果把黃錦貶謫到孝陵去種菜,那麽天子身邊怕就真的沒有得心應手的心腹太監。在這種客觀環境下,對黃錦的處理也就是高舉輕落,不過適當的懲罰以及言語上的訓教都是少不了的。

黃錦也對那場大火十分後怕,有著強烈的負罪感,連帶著最近也不敢和楊承祖作對。就連趙九雄上了龍舟的事,他也只當沒看見不敢多說一個字。

見他被趕了出去,朱厚熜才無奈的嘆口氣道:“這奴才,朕孩提時,他就跟在朕身邊。朕第一次摔跟頭,頭上流出血來,為朕上藥,扶著朕去看太醫的不是母妃,更不是父皇,而是黃錦。對他,朕始終有一點香火情義,還是下不得重手啊。不過,這也是朕對他容忍的最後一次,若是再有下次,絕對不能饒了他!”

楊承祖笑了笑“萬歲也不要太過苛責了,其實黃公公做的也沒什麽錯,若是見了白蓮教就要躲避,仿佛咱們怕了那些跳梁小醜。這次的事,只能說臣防範不周,不能怪到黃公公頭上。”

“這不怪大哥,只怪這個該死的奴才還有就是河南的那些文武。這幹人幹什麽吃的,連這麽點小事都做不好,還是說,這背後有人主使,他們故意把刺客放進來?”

楊承祖發現,世子有個很明顯的缺點,就是多疑。當然這個毛病到底是天生如此,還是因為自己教他帝王心術產生的副作用,就很難說的清楚了。也許是京師裏的風雲詭譎,讓天子的安全感不足,也導致了這種疑心病加劇。

總之,就是這位少年天子遇事想的總是太多,一點小事,都能展開無限的聯想。從理性的角度看,楊廷和無論是否歡迎這個天子,都不可能幹出半路暗算這種事。可是朱厚熜脫險之後,在與楊承祖秘談時,始終把懷疑目標鎖定在這位首輔大臣身上。

“可惜朕現在身邊能用的人太少,否則的話,非要好好審一審羅公然不可,眼下只好放過他了。說來,就算知道是楊新都做的,朕怕是也不能拿他怎麽樣。”朱厚熜恨恨道:“首輔麽,文官之首,朝內權柄無人可及,就算是朕這個天子,也要讓他三分。沒有真憑實據,誰能動的了他,想起來就恨。”

說到這裏,他又有些不好意思“朕身邊真正能用的人不多,要說有本領,還是大哥你。可是這錦衣指揮使的位子,卻還是不能安排給大哥來坐,這……實在是有些對不住你。”

“萬歲,您說的哪裏話來,雷霆雨露都是君恩,臣不敢有什麽怨言。再者,眼下這錦衣緹帥的位置,也未必就真的是好位子。臣倒是要感激萬歲,給臣一個閑散職位,可以享受幾年清閑。”

跟隨世子進京的人裏,有不少是王府舊臣,這些都是興獻王時代就在王府裏做事的老部下。對這幹叔伯輩的人物,朱厚熜也想要給他們足夠優越的生活,報答他們多年以來的忠誠。

像是朱宸,他是王府儀衛司老人,雖然沒當上儀衛正,可卻是儀衛司資格最老,年紀最大的一個。江彬被拿之後,錦衣衛指揮使這個空缺,朱厚熜心裏已經許了他。

新君登基後,人事上肯定面臨大幅度的調整,像是錦衣指揮這種要害部門的頭腦,人選上也敏感的很,除了楊承祖外,沒人知道具體的安排。一想到那晚上火中相救之恩,不免對比出朱宸表現的遲緩與木訥,作為錦衣衛指揮使這樣的角色,老實本分實在不是一個好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