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鄭國營救路線圖(第3/8頁)

 

李斯道:“鄭兄且慢感激李斯。李斯接下來要說的話,只怕要遭到鄭兄記恨的。”鄭國神情迷惑,不解其意。李斯又道:“鄭兄可知道,這些被宗室遺漏的不利於鄭兄的條款,正是我們的機會所在。”聽到這裏,鄭國不僅迷惑,而且迷糊了。李斯再道:“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鄭兄此案的判決結果是,鄭兄行梟首之刑,全家流放蜀地。而李斯一旦拋出這些新發現的不利於鄭兄的條款,足以令鄭兄車裂,誅滅三族。所謂兵行險著,李斯打算以量刑過輕為名,提請重審此案,要求改判此案為車裂鄭兄,誅滅三族。”

 

鄭國駭然道,“先生不是在說笑吧?”

 

李斯道:“惟有主張加重鄭兄刑罰,方可令宗室同意重審此案。既然重審此案,依照秦律,便當召集雜治(即會審),由大王親自主持。鄭兄請放心,只要能召集雜治,李斯便有信心,挽回此案,救出鄭兄。”

 

鄭國已是抱定必死之心,現在李斯忽然說可以救他活命,條件便是要拿他全家的性命來冒險,這是鄭國無論如何也不肯答應的。鄭國無奈地看著李斯,但見李斯面容冷峻,神態堅定而自信,仿佛世間一切,無不在他操控之下。鄭國悲哀地想到,他和李斯終究不是同一路人。他是一個小水利工程師,只通治水之術,而李斯則是當朝顯貴,手掌治人大權。兩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怎麽可能相同!鄭國雖然不懂政治,也知道李斯之所以救他,很大部分存有政治上的考慮。鄭國並不想卷入政治這種復雜的遊戲,更不願意拿他全家的性命來陪李斯玩這場遊戲。他全家的性命對李斯意味著什麽?只是他攫取更高利益的工具嗎?正如阿爾·帕西諾在影片《情梟的黎明》中感嘆的那樣:情義殺人比子彈更快(Favor is gonna kill u,faster than a bullet.Al pacino in “calito’s way”)。李斯真的是他朋友嗎?李斯真的是來報恩的嗎?還是只不過以朋友之名,以報恩之名,硬將他拖入這場他根本無意參與的賭博?

 

李斯知道,任何人面對鄭國這樣的情形,都免不了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絕無可能一口應承,於是道:“事到如今,鄭兄必須要相信李斯。只要能召集雜治,我們就一定能夠成功。”

 

鄭國嚷道,“怎麽成功?鄭國之罪,連秦王都默認了的。先生縱是才高天下,也決計推翻不來。我說什麽也不會同意。我寧願獨死,至少全家還可活命。”

 

李斯勸道,“鄭兄好生思量。如果你能活著出去,完成關中水渠,你造福的就將是數十萬家庭,上百萬人丁。你將成為影響歷史進程的巨人,你將遺澤後世、名垂青史。為了這些,難道還不值得冒一次險?無論如何,請給李斯一個救你的機會,也給你自己一個活下去的機會。”

 

鄭國只是哭,道,“先生,你就讓我死了吧,我只求一死而已,不要將我的家人也牽扯進來。”

 

蒙恬在一旁斥鄭國道:“汝今日一死,不值鴻毛,汝之妻兒,流放蜀地,沒而為奴,有如草木之卑,雖苟活又有何益?寧其如此,何不如先生所言,奮而一搏,縱然不成,也如白虹貫日,平添世間豪氣!七尺男兒,當斷而不敢斷,奈何徒作婦人之哭!”

 

李斯責備蒙恬道,“小子不得亂語。他只不過是一個承受了巨大壓力的普通人,你能指望他有多堅強?”

 

鄭國只是哭,“先生,你也有家人的啊。求求你讓我一個人死了算吧,我不想害全家陪我一起死。我不想啊。”

 

蒙恬道:“鄭國你可知道,冒險的不止你一人,先生為了救你,也是冒了奇險的。”的確,在這場冒險中,李斯也賭上了他的仕途。他作為新任廷尉,如果經手的第一個案子便以失敗告終,他必將顏面無存,嬴政也將不再視他為法學上的權威,加以倚重,廷尉的位子怕是還沒坐熱,就得換人了。

 

鄭國還是哭,不願松口。李斯道:“鄭兄,這事怕是由不得你了,你從了也得從,不從也得從。我知道你現在恨我入骨,但不久以後,你必將活著來感謝我。”

 

鄭國無可奈何,只能接受李斯的安排或擺布,他雙手顫抖,寫下乞鞫狀(為了防止或糾正錯判,秦律規定,當事人對判決結果不服,可以要求復審,稱為“乞鞫”),交給李斯,然後面朝墻壁,再也不肯回頭。

 

【4、雜治之前】

 

作通了鄭國的思想工作,拿到了鄭國的乞鞫狀,鄭國營救路線圖只能算是邁出了第一步。而在繼續我們的敘述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秦國司法體系的運轉情況。

 

秦國最高常設司法機關,名為廷尉,其長官亦被稱作廷尉,即李斯目前所擔任的官職。廷尉的主要職責有兩個:一是負責審理秦王交辦的案件;二是負責審辦各地移送上報的案件,或審核平決各郡的重大疑難案件。由此可以看出,廷尉親自審案的時候不會太多,在通常情況下,案件大都由當地地方政府自行審理判決,只有當遇到死刑或重大疑難案件時,這才須上報廷尉,由廷尉做出最終的審核裁決。當然,我們也不難理解,廷尉雖然是秦國名義上的最高司法機關,然而,最高審判權和最終裁決權始終還是掌握在秦王嬴政手中。遇到特別重大的案件,比如嫪毐謀反一案,嬴政便是跳過廷尉這一級機構,直接指派時任客卿的李斯主審,並自始至終親自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