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 本土利益集團(第2/3頁)

君不見動亂之前的西班牙島,只聖多明克【海地】這半個西班牙島,在1780年就提供了整個歐洲市場上40%的蔗糖和60%的咖啡。而這個數字具體到計重單位後會是多大呢?

在1767年的時候,這裏向歐洲出口了7200萬磅粗糖和5200萬磅白糖,合計55800公噸。

而古巴呢,在西班牙人徹底退出古巴這個島嶼的時候,古巴的蔗糖產量預計可以達到了30000公噸。這是一個不很大的數字,那是因為之前具有古巴的西班牙人不敢在國際糖業貿易上去觸動法國人的奶酪。在海地爆發暴動之前,古巴的糖產量只有區區6000公噸,這裏的財富更多的來自煙草和畜牧業。但是海地的動亂讓西班牙人看到了機會,他們認為現在是發展蔗糖業的黃金時刻,然後在二十年的時間裏頭,古巴的蔗糖產量從6000噸暴增至30000噸。

有數據顯示,古巴的氣候因素非常適合甘蔗的生長,甘蔗在雨季生長發育完畢,進入成熟階段適逢幹季,蔗株停止生長,利於糖分聚積。當地的甘蔗含糖率高達13-15%,幾乎全都能跨入陳漢糖業原材料分類裏的甲等序列。這是何等的不可思議啊。而且這裏的土壤條件也很適宜甘蔗總則,廣大低平地區是石灰巖風化土壤,土層厚達8米,富含有機質,不像中國南方的土地,幾千年的開墾種植已經把田地的肥力挖掘殆盡,比如精心的護養田地,每每都要花費不小的價錢去購買鳥糞和豆餅,為甘蔗的種植成本再增添上顯著的一筆。

再有,古巴的山地面積狹小,農牧業用地占土地面積的2/3以上,墾殖指數很高,海拔不足104米的緩坡地帶排水良好,不僅特別適合種植甘蔗,而且有利於耕作與運輸。再有一個,古巴是一個狹長的島國,海岸線長達5700公裏,多海灣與良港,海上交通便利。這對於蔗糖的運輸與出口,也是有利條件。

宋國如果下定決心發展蔗糖業,那古巴島的蔗糖產量將會很快迎來一場爆發式的激增。

並且這裏也不同於西班牙島上持續了十幾年的動亂和戰爭,古巴島遭受戰爭破壞和影響的幅度很小,這裏本來有60萬人口。美洲大陸上的戰爭讓很多的西班牙人和其後裔逃到了這裏,人口一度超過了80萬。截止到西班牙人退出古巴的時候,這裏的人口數量估計還有六十來萬,一半的人口是西班牙人和土生白人,剩余的是黑奴和混血兒,當地的印第安人早就不復存在了。

西班牙人和土生白人都要離開古巴,但是古巴島上現有的種植園和基礎設施等等,不會被西班牙人破壞掉。雖然人口減少了很多,加上陳繼卿能夠送去島上的人口,將來的宋國在最初的時候也頂多五十萬。但是用屁股想都能知道,這五十萬人所能爆發出的勞動生產力將會遠遠超過之前的六十萬人,甚至是八十萬人。

因為每一個黑人和華人移民都清楚,他們的勞動雖然有一部分要被宋國給剝削,但他們自己能夠得到的部分卻是更多的。他們幹的越多,所能獲得的就越多。

這動力和之前的動力是完全不一樣的。是生產越多所得越多的激勵大,還是在皮鞭腳鐐的脅迫下的動力大呢?這是一目了然的。

所以,中國本土的南北兩大糖業集團,誰也不敢對加勒比海上的威脅掉以輕心。誰也不敢保證,他們生產的蔗糖會在哪一天,在什麽時候就出現在了本土市場上。後者可是一個在持續擴大化的巨大市場啊。沒人願意自己的奶酪被別人分享的。

而且古巴島上的宋王國【陳繼卿】和西班牙島上的彭候國【陳繼功】的君主,那可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兄弟啊。兩國的糖業公司是否會出現競爭,還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兒了,重要的是,現在他們之間幾乎不可能有競爭出現,廣袤的市場就擺在他們眼前,宋王和彭侯也不是腦殼進水的傻逼,當然不會先自己打的頭破血流,拼個兩敗俱傷了。

伍秉鑒是李氏財團旗下的海南糖業集團的負責人,而與他做聯系的葛二,那是當年移民局的大佬之一。葛二的姐夫朱平安得他的支持,早年在旅順開辦了一家食品加工廠,滿滿的發展壯大,當甜菜種植被推廣到東北後,朱平安是頭一批大規模種植甜菜並建立甜菜榨糖廠的人,也算是北方糖業集團裏的領軍人物了。

眼下跟伍秉鑒碰面的小青年就是朱平安的小兒子,自幼被葛二的大姐嬌生慣養,而朱平安又忙於事業疏忽了對兒子的管教,不知不覺的人就長歪了。狠狠心,朱平安在他十八歲的時候就送部隊裏去當兵了,可哪裏想到當兵三年人更痞了。只能說該他倒黴,碰到了一個老兵痞的班長。退伍後就在沈陽、旅順等地廝混,要不是他老爹是東北第一流的大財主,這家夥就是個二流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