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與人奮鬥,其樂無窮!(第2/2頁)

所以俄法戰爭結束之後,巴克萊就任職南方俄軍總指揮,而在俄法戰爭中立下了不朽功勛的庫圖佐夫雖然被晉升為帝國元帥軍銜,卻因為身體的原因被沙皇留在了聖彼得堡,負責急訓練新兵,剝奪了軍權。

巴格拉季昂的副手萊昂蒂·本尼格森,是一個德意志人,早年在漢諾威軍隊服役,參加過七年戰爭。

1773年以中校軍銜加入俄軍,在兩次俄土戰爭中表現出色,成為一名勇敢、沉著、有魄力的騎兵軍官。

1794年波蘭戰爭期間,本尼格森率領一支輕騎兵分隊多次立下戰功,被授予少將軍銜(由俄國名將蘇沃洛夫親自授銜),並獲得三級聖喬治勛章一枚。

1796年沙皇保羅一世即位,本尼格森晉升中將,但不久就遭冷遇並被迫退休。之後本尼格森參加反對保羅的宮廷政變,傳聞中他是在保羅拒絕退位之後第一個撲向保羅一世的人,並操起了一個銀質的燭台,是殺害保羅的第一兇手。年輕的皇子亞歷山大被推上王位,這就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

然後在不久後本尼格森就被晉升為騎兵上將,在之後被“體面的流放”到維爾諾(即現在的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擔任軍政長官。

隨後俄法戰爭爆發,俄軍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本尼格森是俄軍的重要指揮官之一,在戰爭結束後他被迫退役,但很快的他就又回到了俄軍高層。

因為本尼格森是俄軍體系裏,僅次於巴克萊的第二號歸化派。

從很早很早以前,就開始有德意志人在俄軍中效力,本尼格森就是俄軍中的德意志派的領軍人物,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的地位比巴克萊都穩固。後者是蘇格蘭人,很少有蘇格蘭人來到俄國效力的,巴克萊坐上如此高位靠的只是亞歷山大一世的寵信。而亞歷山大一世為什麽如此寵信一個‘外國人’?

呵呵,誰他麽的老子被本國的君正集團謀害之後,誰也不可能再百分之百的信任‘自己人’。

知道保羅一世遇害的時候聖彼得堡督軍是誰嗎?那就是庫圖佐夫。別為這個家夥抱屈,他肥胖的外表下掩藏的絕對是一顆狡猾之極的心。

要知道在保羅一世五年的統治當中,庫圖佐夫是非常受他信愛的俄軍將領。

保羅一世繼位後,鑒於俄羅斯貴族的墮落腐敗,他下定決心要讓他們變得有紀律,有原則並且等級森嚴類似於一個中世紀的騎士團。而對於那些極其少數的符合自己觀點的現代騎士,例如他最喜歡的米哈伊爾·庫圖佐夫,阿列克謝·阿拉克什耶夫和費奧多·羅斯托普欽,保羅在他統治的五年時間裏賜予了他們比他的母親在三十四年中賜予她情婦的更多的奴隸。而那些宮廷中與他崇尚的騎士觀點相違背的貴族們則被剝奪了職位或者喪失了土地:七元帥和三百三十三名將軍受到了處罰——這絕對是保羅一世的統治被軍政集團聯手推翻的一大原因。

保羅一世的很多舉措使得他深受波蘭民眾的支持和愛戴。但這沒有個鳥用!他輕而易舉的就被聖彼得堡的軍政集團給推翻了,死於非命。

而庫圖佐夫在那場政變中又扮演著什麽樣的角色呢?

他可以說是保羅一世的愛將啊,他的上將就是保羅一世給提拔的,而且保羅一世把他放到了聖彼得堡督軍的位置上,這可就相當於燕京衛戍軍區的司令員,過去的九門提督。

庫圖佐夫如此的一個角色可以說是軍政集團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一個角色,但保羅一世就是在他的保駕護航下,被政變集團輕易地砸碎了腦殼。所以圖庫佐夫在隨後的幾年時間裏‘失寵’,是一點也不值得同情的。

亞歷山大一世登基之後與法國的關系有了新的轉折,兩國從友好轉向戰爭,歷經了第三次和第四次反法戰爭的慘敗,俄羅斯再次轉變了立場。隨著第五次反法戰爭的結束,法俄又重新走向戰爭……

外人只看到大國之間外交風雲的千變萬化,卻看不到在兩次對法戰爭的慘敗之後,大批的老一輩俄軍將領被清洗,包括之前說到的本尼格森。

巴格拉季昂、多赫圖羅夫、維特根斯坦、奧斯坦·薩肯等等一批‘新人’出現在了俄軍高層。

亞歷山大一世完全控制著軍隊,特別是在國破家亡的危機得到解除之後,俄軍內部的軍政集團就不可能再‘逼迫’他了。現在沙皇與把本尼格森安排在他身邊,目的也顯而易見。

雖然巴格拉季昂可以說是亞歷山大一世大力提拔的新生代旗幟,但巴格拉季昂現在已經成為俄軍本土派庫圖佐夫旗幟的最好繼承人,這也就別怪亞歷山大一世如此對待他了。

要是巴格拉季昂被解除了軍職,到那個時候,他這位威名赫赫的統帥就只好帶著恥辱走進墳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