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一個奇跡!

承天三十二年的端午,也就是西歷1806年的六月十日,陳漢海外領地,蘇丹都護府首府蘇丹港市晴空萬裏。

經過三年的全力建設,大量的木材、水泥、鋼筋、磚石,從蘇丹內地或是對岸的農場,再或是外力之外的本土,被陸陸續續的運到蘇丹港,上千名建築工人通過不間斷地勞作,讓這座紅海南岸的平凡港口在過去的三年時光中,每天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這種變化與羅芳柏最初時候的計劃是大相徑庭的,蘇丹港在大變樣的同時,羅芳柏的修路計劃也進行的好好地,而且投入從最初的百萬華元增長到了二百萬華元。這一切都因為羅芳柏找到了一個大投資商。那就是埃及的伊拉姆家族。

伊拉姆家族投資蘇丹港,聽起來很有點荒誕,但仔細品味一下,也不是不能理解。

蘇丹港和其背後的蘇丹都護府,是有在挖伊拉姆家族的墻角,但蘇丹在伊拉姆家族控制下,他們根本就收獲不了太大的利益。蘇丹港建立之後反而能促進伊拉姆家族的收益。那麽,蘇丹港被擴建之後,伊拉姆家族在蘇丹的收益變得更大也是很有可能的。

而最最重要的是,伊拉姆家族希望,蘇丹都護府的繁榮能讓中國人的精力更多地投入到蘇丹去,而不是轉移到埃及來。這對維護他們家族的根本利益,是很有作用的。

商業區、居住區、倉儲區、港口區、學校、醫院、軍事防禦、淡水存儲系統、大型蒸汽汲水站、下水道,等等,一座座功能不同的城市建築以這個時代讓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出現在蘇丹港。

比起其他的港口市那一點點成型的過程,現如今的蘇丹港完全配得上‘拔地而起’這四字。

物資供應、人工勞力、軍事防護、運輸調度,一系列的耗費加起來。這座港口市三年下來的總投入達到了1300余萬華元,這其中當地的資本投入只有寥寥的二百萬華元不到,伊拉姆家族投入了整整一千萬華元,其余的金額是羅芳柏拿著伊拉姆家族的投資意向書向貿易銀行帶來的款項。

現在的蘇丹港市絕對是一座漂亮、健全的城市,雖然城鎮面積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畢竟總投資高達1300多萬華元呢,這個數字在紅海流域,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就算蘇伊士運河工程的東部起點蘇伊士港,除了碼頭和倉庫外,現今也遠不如蘇丹港漂亮。

為充實常住人口以維持市鎮的基本功能,早在去年開春以後,紅海對岸相當數量的農場工人就變作移民輸入都轉移到了蘇丹港市,如今全市的總人口已經超過3000人,常住人口超過了5000人,那多出的2000人除了工地的土著勞工外,就是移民到這裏的埃及人、天方半島人,甚至是奧斯曼人。因為僅僅從城鎮功能上來看,蘇丹港市的基礎配套設施比開羅都不遜色。

這裏有多說傳播知識的學校,而且不僅是小學,還有中學,以後還能申報中國本土的高等學府;有生活居住交易的地方,有醫療條件優越的醫院,比之開羅除了沒有天方寺外,這兒什麽都不缺。

由於蘇丹北部地區多熱帶沙漠氣候,幹旱少雨,蘇丹港當地的農業發展在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沒辦法繼續擴大了,農業生產在這裏早早的就被放到了次要的地位。商業交易、制鹽業和捕魚業在羅芳柏到來的這三年中擴大了很多。

根據中國和奧斯曼簽訂的貿易協議,蘇丹港市將對奧斯曼帝國全方位的開放貿易權。兩國之間施行自由貿易政策,船貨稅也遠比歐洲商人低。但這些年過去了,奧斯曼人在這一點活動的依舊不多。

未來,蘇丹港市的貿易影響力一旦穩定並擴大,那對整個天方地區都會有著很大的影響。雖然這裏的地理優勢沒有亞丁港優越,可是亞丁港的自然環境要比蘇丹港惡劣很多不是嗎?

蘇丹港周邊好歹還有一些農用耕地,這裏的降水每年也能達到400MM。雖然這些降雨都很集中,但這裏還真不怎麽缺水。就算是農業用水也是一樣,在蓄水系統和大型蒸汽汲水站被建成之後,蘇丹港是真的用水充足了。

而亞丁港呢?

那裏雖然扼制著紅海與印度洋的出入口,是歐洲、紅海至亞洲、太平洋之間的交通要沖,地理位置重要,但雨量稀少,年均降雨量只在百十毫米,而夏季時候的氣溫往往能高達40°以上。

如今這個時代的人類,對於惡劣的自然環境可沒有後世那麽強的抵抗力,滴水灌溉和海水凈化這樣的法子更是扯淡,選擇立足之地時遠離險惡之地才是最穩妥可靠的辦法。這也是蘇丹港比之亞丁港最大的優勢所在。

一旦蘇丹的影響力擴散,南京就算之前再看好亞丁,從各方面考量,也會重新選擇蘇丹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