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戰前的準備!(第2/3頁)

鄭彥已經三十四歲了,可能做到眼下的位置,可不是完全依靠著他爹的面子,他自己也想在美洲這片空白的白紙上留下自己的一番大作。

先前他在貿易銀行任職,負責的是樂浪省某府的貿易信貸,連續三年獲利100萬華元以上,讓鄭之倫臉上大有面子。這一次墾殖銀行的誕生,鄭彥就靠著自己的業績和他老爹的人情網絡,走上了鄧國分行一把手的位置。

安平鎮在鄭彥走訪的一系列邊境村鎮中,情況算是好的了。要知道這裏攏共居民也不到1100人,一萬五千二百畝田地,人均都十五畝了。這真的是很多‘邊區’所達不到的水準!

雖然這個人均田畝數量比起東京、漢津的移民來還差很遠,但不要說他們下半年還準備再開辟一萬五千畝耕地,只說眼下的這一萬五千二百畝土地,只要照料的好,到明年,土地再生,也能種出一千來號人吃上一年的糧食。

只是,讓移民們吃飽肚子只是各國最最基本的追求,長遠一點的目標是讓他們富裕起來。

依照美洲六藩國的自然條件和人口數量,這地方的農民真的沒有不富裕的理由。

因為地廣人稀啊,因為人均土地多啊。除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土地外,還有公家的官田可以租種,不僅簽約年限長,田畝數也大。

而且美洲這裏已經在慢慢推廣諾福克輪作制了,就連本土的大小農場,還有那一個個軍民股份公司,那都開始運轉這種制度。

因為這種打洋人那裏傳來的方法,對於農業的發展的確確有重大的推進作用。

在西歷的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隨著英國同歐洲大陸貿易往來的日益頻繁,蕪菁、忽布、三葉草以及甘藍、花椰菜等作物紛紛自歐洲大陸傳入。蕪菁是中耕作物,它便於消滅雜草,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休閑地的作用,它還可以為牲畜提供重要的冬季飼料。三葉草和其他豆科牧草,既可用其根瘤固氮培養地力,又為牲畜提供優質飼料。這些新作物的推廣種植在英國傳統輪作制下的敞田內是困難的。例如把收獲後的田地當作全村牲畜放牧地的傳統,就不利於冬季牧草的栽培。而隨著英國圈地運動的開始,大範圍內的敞田變為圈田,新作物的種植面積愈來愈大,從而促進農作制的變化。

到了18世紀初,一種稱作諾福克輪作的四田輪作在英國境內迅速的推廣開來,逐步替代了原先的三田或兩田輪作。在諾福克輪作制下,田地第一年種小麥,第二年種塊根作物,主要是蕪菁,第三年種大麥、燕麥等,大麥等作物收獲後秋季種植三葉草或其他豆科牧草,以便在第五年再種小麥前,地力得以恢復。

這種制度對於保證耕地肥力、提高糧食產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陳漢內閣為什麽會這般堅定果決的推行諾福克輪作制?那是因為這種制度在英國已經給出了完美的答案。諾福克輪作制的推廣給英國農業帶來深遠的影響。首先,它大大提高了英國農作物產量。以英國的小麥為例,到1735年前後,每英畝產量提高到20蒲式耳。

這1蒲式耳約等於45斤【600g】,1英畝有比六華畝稍微的大上一點點,也就是說英國人的農業水準,一華畝也就150斤。這個數據還真的有些難堪。

可是就這麽一個有點寒酸的數據,比之英國人舊式的莊園制下的單位小麥產量都足足提高了一倍呢。在17世紀60年代以後的100多年間,英國小麥不僅可以自給,而且出口量逐漸增加,從18世紀初的每年約6000噸,增加到七年戰爭士氣的每年超過5萬噸。

其次,這種輪種模式還促進了種植業和畜牧業的有機結合。蕪菁和三葉草等作物的種植,使牲畜有了比較可靠的冬季飼料來源,為牲畜過冬創造了有利條件,從而可以避免以前那種在秋季大量宰殺牲畜的做法。種植業與畜牧業的有機結合,同時促進兩者的發展,形成“更多的牛,更多的肥料;更多的肥料,更大的收成;更大的收成,更多的牛”的良性循環。

種植業與畜牧業的有機結合,促使農業結構發生變化,即從種植業為主轉變為種植業和畜牧業並重。歷史上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後,工業迅速發展,城市人口大大增加,對農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則更進一步推動農業技術的改進。

陳鳴需要學習的自然不是英國人那超低的畝產量,他只是要學英國人的這種耕種方式。

在歐洲那種相對粗糙的農業生產方式下,這種輪種制度都能讓之的糧食產量大大提高,那麽沒道理換到中國更加精細精心的農業生產方式了,就不管用了。

這種方式的優點是讓村民們在保證糧食收獲的同時,可以飼養為數不少的牲畜,以盡量獲取更多的經濟收入,畢竟牛羊可比小麥之類的糧食作物更賣得上價。中國本土的官府在征農稅的時候,如今已經是以收取現金為主,基本上不再收取實物稅收了。這對農民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