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饕餮盛宴(第2/4頁)

手握北美戰爭債券,就可以用三元一畝地的價格【債券幣值】去北美拿地,這期間要是幸運的圈到了礦山,那礦產就屬於你自己的,且財產稅納稅金額還能減半。

三元一畝的農業耕地,以此為基準的土地價格是個讓很多人瘋狂的價位。

而戰爭債券呢?它的限制比北美土地債券更寬,除了享有土地債券的一切權利外,這種債券還可以用於北美之外的地方——比如南洋、緬甸和南明州,用於冰天雪地的祥州和貝加爾湖,而南明州和祥州的土地價格才一元一畝。當然,已經被勘探明了的礦區依舊另有標價,但總的來說比直接拿錢去買,要便宜的太多太多了。

國債也是如此。

所以,收購這些債券的商家才是這些債券微小擁有者真正的利益源泉。

幣值只有十華元的戰爭債券,銀行出的兌換價格,幾年的利息加到一塊可能還不到一塊錢,而收購這些債券的商人,卻可以用十五、二十這樣的價格去大把的收購。

就是因為溢價兩倍的商人在這場饕餮盛宴中依舊有大把的利益。所以,揮舞著鈔票來收購債券的人從來不只是權貴、大地主,還有大商人。

或許有人會說,既然債券如此有利可圖,那麽當初這些大商賈為什麽不直接掏錢購買債券呢?難道他們對陳漢沒有信心嗎?

這當然不是。

誰也沒說這些大商賈們當初沒有可著勁的購買債券啊。只是大家的財力有限,流動資金有限,而人的貪婪之心是無限的。沒有人會因為一門生意的利潤從過去的200%、300%,降落到現在的100%、50%,然後就沒有人再去做了。

那依舊是一門暴利生意,賺的已然是很多,只是比起過去少了。

而這也算是一種全民的利益大聯歡,賺錢的受眾是整個群體,而不再是單單那些最頂尖的大商賈。

這能刺激整個國家民眾的向心力、凝聚力,也能讓國家政府鑄就自己的威望、威嚴和信用,鑄就自己的公信力,鑄就整個國家的國格。

財富從無數民眾手中匯聚到國家手中,國家再把這些財富投入到戰爭中——雪片一樣的訂單灑落到商人們的手中,雪片一樣的鈔票落入士兵們的手中,軍屬們的手中。從而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循環。

整個戰爭的花費無數,這些債券、國債籌集的資金還很有一部分被投入到了財政中,抹平了不少朝廷的財政赤字,幾年時間裏整個借貸體的涉及金額是以億元做單位的,錯不是這些款子,陳漢早就沒錢了。

而這些債券和國債在戰爭勝利後的‘利益瓜分’中被轉化為貴族、商賈自己所擁有的土地產權,轉化為大中型公司、企業名下的土地資本,轉化為它們的固定資產和各自的底蘊。

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技術的增長發展,人口的繁衍生息,這些東西遲早能為他們賺回巨大的利潤。商人們的目光或許很短淺,這些投身債券市場的商人經過最終的廝殺和兼並,最終存於的所在就多能成為日後不可一世的存在。

這個時間或許很長,也可能很短。

或許現在興風作浪的人,在十年後就會變得十不存一,二十年後就是百不存一,可這只能說商海博弈也是需要長遠眼光的。大浪淘沙,始見真金。這句話不僅適用於團體,也適用於客人。

陳鳴要做的從來不是給社會的中上層階級分潤財富,只需要的只是一個勢頭良好的利益循環。

朝廷依靠戰爭奪取土地,商人、權貴‘借錢’給朝廷讓軍隊去打仗,然後所得的土地再有一部分歸屬於借款的商人、權貴。這是一個很健康的利益循環。

小市民們是不需要眼睛超前看多遠的,他們看得只是一個錢,每次‘饕餮盛宴’總有早早出局的小市民們明知道手中的債券日後可能還會大漲,但就是抵不過眼前利益的誘惑,以至於把手裏的債券早早的賣給了收購商,然後做看著債券大漲飄紅,計算著自己損失了多少錢而後悔莫名,但當下一次機會來臨的時候,他們又管不住自己……

或者是奇貨可居,一直窩在手中,要價奇高,以至於最終真的窩在了自己手裏。

這場大戲裏,人生百態,無奇不有。

這些小市民們三三兩兩的聚集在河岸、湖畔、江邊、花船、庭院、樓台兩側或是之上,彼此或閑聊或是真的看著天上的月亮,一個個嘴炮政治局就在這樣機會中相繼成立。

小老百姓們對於官場和皇室的動向,永遠有著十二萬分的好奇心。

八卦黨絕不是21世紀特有的產物,眼下這個時代,南京城裏的八卦黨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反正陳漢不比滿清,雖然沒有不以言論罪的明文規定,可對民間真的放寬了很多很多。而發一發嘴炮永遠是小老百姓們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