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管他死多少人呢(第2/3頁)

只不過是回去撒了泡尿,讓個店員來代替他一會兒,怎麽那把劍就被買走了呢?

這人恨啊,這人更急啊。

他這一刻都想把自己的小弟弟給切了。你說你什麽時候想噴水不好,非要在關鍵時刻?這下好了,‘道具’沒有了。

那柄看起來並不華麗的馬來劍,來頭卻是很大的。李琨一點也沒看錯,那柄劍並不是裝飾品,而是真正意義上的殺人利器,乃是日惹蘇丹祖傳的寶劍。是傳說中馬塔蘭蘇丹國開創者的佩劍。

這柄寶劍在馬塔蘭蘇丹國一分為二之後——日惹蘇丹國和梭羅蘇丹國,就一直保存在蘇丹國的繼承者日惹蘇丹手中,可不僅僅是王室的珍藏,更是王室傳承的象征之一。

軍情局也是費了不小力氣,才把它搞到手的。

結果,臨到了大戲開始的時候,竟然出了這樣的亂子。

這華人身前還有一個臉色很不好看的人站著,不過對比陷入懊惱中的前者,後者神情更為冷靜。

“不用擔心。店外肯定有人在盯著。那把劍到了那商人手中,不是更好嗎?”

意外之客可是正兒八經的一個商人,這比他們安排的那個人更具真實性。甚至連眼下這個店鋪都不需要暴漏,只要軍情處爪窪站放出一個風聲,某人買到了一把鋒銳至極的馬來劍!

李琨可一點都不知道自己已經卷入了某件了不得的大事兒裏。那些錯有錯著的軍情局人馬也不知道,自己的計劃上突然多出的這個黑鍋,那就是帝國的皇後娘娘尋找了多年不見蹤影的兄長。

李琨喝了一杯冰鎮椰子汁,睡了一覺醒來,天色也晚。七點鐘的時候他準時出門上了馬車,然後在七點二十分的時候,來到了泗水某處高档酒店。

今晚在這裏聚會的人全都是瓊州府來爪窪的商人,他們的力量比起廣州商團不值一提,可一幫人自己人緊緊地聚在了一塊。

這個時代,做生意不能當獨行俠,不管是消息,還是籌措資金,鄉會都是必不可少的。

“都說說吧,大家到這裏的時間也不短了,最晚的王老弟也有一個月了,大家感覺怎麽樣?”李琨坐在一張橡木椅子上,一邊給眾人倒上一點椰子酒,一邊問道。

“我本人先說一下自己對這裏的認知。”看在坐的人沒一個吱聲,李琨就第一個開頭,“前陣子我隨朱安才去參觀了一下他的父親在三寶壟的紡織工場。說實話,沒去之前我在自己腦子裏想過很多次他家的紡織工場的情況,可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個據說是爪窪島上有數大紡織場後,那真的是吃了一驚。”

“原因無他,這個工場太寒酸了,只能算一個大點的工坊。”

“所有的紡紗機和織布機全部都是手動,雇員可能也就三四十人吧,據說裏頭還有一半是兼職。”

“裏頭很多人都是附近種植園的農民,只有在農閑或者十分缺錢的時候來工場打工。軋棉、漂洗、紡紗、織布、洗染等等,效率很低。你們只要想一想原來瓊州家庭作坊的模樣,就能想象的出來朱家的紡織廠了。”跟現在的紡織工人作比較,過去的那些紡織人不管手藝如何,自從態度上分析那就是業余與專業的區別。

李琨他們一共有七個人,這七個人都來自海南,所從事的行業都涉及到布匹。他們在泗水還有一個祖籍就是瓊州的老鄉,這個老鄉雖然主要親人都轉移到了新加坡,但在爪窪島還是保持著五個種植園和三處紡織工坊。

“整個南洋三四千萬人口,安南、暹羅咱們是湊不上份的,馬來也被人瓜分了,但是這個東印度群島還是能搏一搏的。”幾個人合夥出資,以朱家為根基,擴建出一座全新的工廠,至少有四千個紗錠。

這筆錢數額不小,在座人等要單獨的拿出來是有些吃力的,可要是大家夥湊份子,再添上朱家的人來,那就並沒困難度了。

南洋不適合種棉花,但可以有麻布,麻布還比棉布更輕更透氣。

當然,當地的華商也有從國內或是印度購買棉花,然後自己搞棉紡織業。只是市場份額很小,這裏更多的布匹是土生麻布,外來棉布。

朱家的另一個紡織工場李琨也參觀過一次,生產些麻布、手套、襪子和帽子這些初級加工品,質量不咋地,價格還不低,銷量卻還不錯。

“本地生產總能更節約成本一些,再說幾千年的發展,這地方已經形成了一個個貿易集散地。我們也沒必要穿過一個個部族去販賣這些布匹。這筆投資我本人非常看好。”

朱家是泗水的小地頭蛇,有根基,有人脈,有聲望,是一個優秀的合作目標。

在南洋這個地方,做種植園主的華人很多,做貿易商的華人也有不少,開飯店酒館旅店的人更是數不勝數,可有心在這兒發展手工業的人,那可是千載難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