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第三方的嘲笑(第3/3頁)

這內閣和大都督府實在是有點遲鈍的,縱然被封鎖了消息,也不該想不到這一點啊?——老百姓對紙幣抱有一定的疑義,只這一點,就必會引得市場震動。那個時候他們手裏的錢就沒有那麽‘值錢’了。

陳鳴在銀管會送交的報告上批了一個‘閱’字,看到陳繼卿的喃喃自語,不由得笑了起來。“你以為哪個衙門都像銀管會一樣對社會市場如此敏感嗎?”怎麽可能呢。

銀管會可是陳鳴廢了不少精力才籌措起來的精英組織啊,常委會人數不多,只有五個人,而常委會下頭的顧問和工作人員也不多,連著外頭打雜的,現在總人數也就五十人上下吧。可這五十人裏頭有很多中低層都是原先在錢莊銀號打混了十幾年幾十年的掌櫃、大掌櫃。是中國現在情況下對於‘貨幣’認知最深刻的一批人。

而隨著紙幣的發行,正在研究著西方經濟體系的銀管會也在籌劃著一個新的目標——證券交易所。陳繼卿今天送來的這份報告,就是銀管會的‘市場預測’。

他們認為,隨著天下平定,中國必然會迎來一波無法預計的經濟復蘇大潮,並且隨著公司和股份在經濟體中占據的比重越來越多,開辦一家證券交易所勢在必行。

要知道,就銀管會從各家銀行取得的一些資料顯示,現在不少的公司、個人在資金運營緊張或是無法滿足產業擴張的時候,他們獲得錢財的路子只有兩條,其一是親朋好友,這是最保險也最可靠的資金來源;其二就是銀行貸款。

各開埠港口的‘市場’雖然遠比內陸的普通府城、甚至是省城要繁榮,但前者的面積太小,與廣袤的中國內陸相比,就是一只雞跟一頭牛的差距。前者的市場有了初步的飽和趨勢,後者卻還饑腸轆轆呢。

“……我們銀管會經過研究,覺得開辦一處證券交易所是日後勢在必行之舉。所以想要提前對西洋的證券交易所有一個全面細致的了解。”證券交易所的出現可以更好地利用民間財富,銀管會想要派人去西洋考察,收集各國證券交易所建成前後的各類細節資料,以及日後的發展趨勢預計,好好整合整理,將來好歸為己用。

陳鳴給這份報告點了個贊!有進取心。

“你們打算派誰去?”

“黃松帶隊,盧觀恒、伍國瑩……”陳繼卿嘴巴裏飛快的爆出幾個預選名額。

這裏頭的名字陳鳴聽著有帶印象的,也有一無所知的。比如那個黃松下頭,排在第一位的盧觀恒。“這人是誰?”能列在老表的身後,顯然是銀管會極其看好的。

“盧觀恒是廣東新會人。之前給鄭繼運過糧米油鹽鐵,靠著閩中的天地會發了財。但這人是個聰明人,知道天地會不是能成事的主兒,早就主動找上了暗營。然後在去年冬季裏,受國安的指示,斷掉了與閩中的所有聯系。”

“而伍國瑩是潘家的夥計出身,在廣州南海學宮裏讀過一年書,但很快厭倦,不顧家人反對從南海學宮輟學,到潘振承的散貨档上了一名夥計。十余年裏從一普通夥計做到了分號掌櫃,很得潘振承的看重,在潘振承入職的時候,也帶進了工商署。去年夏天被調入銀管會。”

……

一連十一二個人的名字和來歷身世,陳繼卿不緊不慢的細細道來,可以說這些人都是銀管會信得過的人。而陳繼卿能把這些人的資料爛熟於心,也可見銀管會高層對於這個新計劃的重視。

陳鳴點了點頭,他知道了這些人的來歷身世了,但他不會輕率的插手其中。論到對這些人的了解,他是遠不如銀管會的,那麽他又何必插一手呢?由銀管會拿主意才是最合適的啊。

陳繼卿面露微笑,帶著陳鳴確鑿的答復出了太子府,直接驅車去到黃家。

黃松這次願意帶著人手出洋,那也是下了很大決心的。當然他已經給黃家留下了根苗也是一個絕對的前提。黃松認準了證券交易所,如此當年聚集在陳鳴手下做參謀的這三個頂級二代們,就每一個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前途了。

高彥明投向了外交,陳繼卿就要在銀管會打轉了,黃松的眼睛瞄向了證券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