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要麽還寶貝,要麽本督就給東西皇陵松松土!

十二日杜集戰鬥結束,老天爺連著下了三天的雨,永珹拔腿跑的很快,馮英廉的部隊在永珹跑出北京後才從長辛店抵進北京,沒有能抓到永珹的一根毫毛,還混了一個北京留守大營參贊的位置。到了十七日大隊的復漢軍抵到了一個清兵也沒有通州,次日逼近北京邊上。

而在此之前,長辛店的英廉軍趕著永珹皇帝出逃的前後腳進入了北京城,在通州敗兵也一窩蜂的北逃後,就控制了整個京師周邊。這是一百二十八年前大明崇禎皇帝自盡的前一日。

據說那年的三月十九日,李闖的軍隊開進北京城,北京城的王公勛貴,文武大臣,除了極少數的幾人外,全部順服的跪地請降,正陽門都被人主動打開了。李闖軍隊攻入紫禁城唯一遇到的抵抗就是為數不多的內操武太監。

陳鳴明天就準備進入北京城。只剩下一座空城的北京城自然不可能玩出百官跪服,萬民焚香迎接的把戲,但是被永珹皇帝任命為北京留守大營參贊的英廉,卻綁了自傅恒以下的數百滿軍旗大員和旗兵旗丁,自己跪在陳鳴的面前,將傅恒等幾百旗人拱手奉上。

“未能活捉永珹,臣罪該萬死。”永珹的一時膽怯竟然讓他出乎英廉預料的提早奔往了承德,英廉這兩日已經不止一次在心裏痛罵自己,痛扇自己耳光。他就晚了那麽點,就那麽點!

一個天大的功勞就被他白白的放掉了。

雖然永珹身邊還有不少護兵,護兵中更有一部分是八旗新軍,但英廉軍隊裏也有復漢軍啊,還是復漢軍第一等主力第三師的部隊。而且最最主要的是,馮英廉他是出其不意!

戰鬥打響,即使真的沒能抓到永珹,也能留下一部分清軍。還能與復漢軍主力隱隱夾擊通州,在通州重新匯聚起來的清軍那可都是滿清的根本啊。就如陳鳴先前預料的一樣,通州的八旗步騎兵攏共就五萬多人,只不過在加上了北京城裏的留守護軍後,兵力才增長到了六萬多。

“殿下要見一見傅恒嗎?”

“他沒有罵你?”陳鳴饒有興趣的問道。和珅是被英廉親自幹掉的,眼前這個臉上全是呵呵笑容的老頭子,內心裏可半點都沒有他臉上表現的那麽祥和無害。

馮英廉嘿嘿一笑,傅恒怎麽會沒有罵他呢。馮英廉祖上是沈陽人,隸屬內務府漢軍鑲黃旗,多少代人了都是滿清的一條好狗,他怎麽也料想不到今日這條老狗竟然會猛地噬主。

“見他作何幹。”對比傅恒這個五十多歲的老頭,陳鳴倒是對馮英廉的孫女更好奇,那可是和珅的大老婆啊。

“永珹把北京城都給搬空了。那翰林院的存書呢?”《四庫全書》韃子還沒有來得及編撰,可是北京城的《永樂大典》可是在翰林院中儲藏著的。雖然其中也有不少冊遺失了,但還一樣是寶貝。而且除了《永樂大典》外,那裏還儲藏著不知道多少從前明就流傳下來的珍貴文書文本。對於中國的文化來說,那裏卷帙浩繁的各類古版善本是比億萬兩白銀都要更珍貴的東西。

原時空裏,八國聯軍進北京那一年,翰林院被一場大火燒了個精光。誰也說不清楚這把火是誰放得。

兔子編撰的教科書裏自然將矛頭指向了八國聯軍,但是當網絡時代來臨的時候,翻案潮席卷整個網絡,當黑是一種潮流,翻案是一種逼格的時候,無數磚家學者還有公知們都叫囂——那火是中國人自己放的。

有什麽理由來證明這把火是中國人自己放的呢?——有說是甘軍,有說是義和拳。

那‘證據’就是著名美國來華傳教士、記者雷德和當時法國駐華公使皮雄在內的諸多在華傳教士、西方學者、駐華外交官的記述,翰林院大火‘的確確’就是中國官兵拳匪自己點燃的。

因為翰林院就挨著英國的使館麽。中國人想要焚燒翰林院來攻擊英使館。

陳鳴已經記不得自己那次看的那幾個讓他惡心的帖子的詳盡內容了,但他很印象深刻的是一個據說對翰林院被焚事件最為詳細可靠的記載,出自英國一個叫普什麽·威爾的記者,據說他是一個絕對正直的人,以‘見證’當時的真實情況為己任,每天各處觀察情況,將親歷目擊記成日志,編輯成書,名為《庚子使館被圍記》。那書中就似乎在寫武俠小說一樣的寫道:“昨日有一放火者,伏行如貓,用其靈巧之手術,將火種拋如翰林院,只一點鐘間,眾公使居住之地英使館,頓陷於危險之域。中國放火人逃走之時籍樹及房屋之掩蔽,一面逃走,一邊拋棄燒油之火具,亦有且逃且放槍者。”是啊,一邊隱蔽,拋棄作案工具,另一邊且逃且放槍!腦殘啊。

而另一個英國作家則又是另一個描述:許多世紀以來,翰林院……它的大廳和庭院是中華學者精華的聚集地……那裏各處有華美的木雕屋檐。外交官們覺察到了這種危險(指被焚毀的危險)。但是他們覺得,中國人對學養、傳統和建築美的崇尚,會阻止他們以任何手段毀滅一個擁有世界上最古老悠久、收藏最豐富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