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大清需要時間

養心殿,東暖閣。

乾隆皇帝高坐上端,底下是八貝勒永璇,十一貝勒永瑆和十二貝勒永璂,乾隆帝三個算是成年的兒子,加上幾個王公貝勒和一幹軍機大臣、六部滿漢尚書,在京的宗室要人和一二品大員是悉數到場。

二三十人匯聚在東暖閣裏,氣息很壓抑。

為什麽如此?當然是因為福州陷落的消息傳到京城了。

福建有四五千旗丁【總數】,三千裝備了自來火槍的練軍,還有明福、鄂寧的督標,再加三四萬人的綠營民勇。這些人頂住了天地會逆賊的狂攻猛打,不久前更傳來了捷報,陳傑以弱勝強大敗福建土寇,陣斬了土寇賊酋之一的趙明德。北京城接到明福的報捷折子後還欣喜了好幾天。而這才多長時間啊?福州就完蛋了?

縱覽整場福州之戰,從連江打進了將軍府,復漢軍滿打滿算就用了三天時間。整個清廷的上層都要不好了!

在座的人等都很清楚福州的地勢的。那麽險要,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整個天下也難找出幾個比福州地勢更好的地方來了。即使吳必達辜負了聖恩,帶著福建水師反了水,讓閩江門戶大開,那也不至於三天的時間就丟了城池,數萬兵丁全軍覆沒啊?

這比《清世祖實錄》上記載的清兵前後連破賊兵二十余陣,降其總兵二十員,副將四十一員,參遊七十二員,馬步兵六萬八千五百余名,福建悉平,還要誇張。

即使現如今滿天下都曉得綠營不堪打了,復漢軍打仗‘勢若破竹’是在情理之中,那也不該敗得這麽快。簡直把大清經制之兵的最後一條褲衩都扒下來了。而且更重要的是——黃仕簡投降了。

大清的一等公投降了!這可是聞所未聞之事。

之前的段秀林,眼下的吳必達雖然皆是提督,但他們與黃仕簡的份量完全不同。後者可是大清的海澄公,一等公也投降了,漢員還能信嗎?一片烏雲徹底籠罩了北京城。

福州將軍明福、福建巡撫鄂寧等多位大員闔家殉死,獨福建水陸軍中的兩個首面人物投降,先是吳必達,後是黃仕簡,且都是漢員,這福州之敗似乎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可影響力已經在滿清統治的心臟——北京城裏發酵了。在座的人中,無論滿漢,一個個都對吳黃恨之入骨!

雖然那個什麽還都停留在嘴頭上,可誰敢保證未來它不會真正的變成現實呢?任何一個有理智的人都不會認為那是好事,滿蒙對漢人的猜忌之心一旦暴漏在明面上,大清也就完了。但偏偏這猜忌之心是最難消除的。

再說這福州清軍,數千經歷戰陣磨礪的八旗子弟,明福、鄂寧的督標,福州的練軍,這些都是清廷仗之穩定福州的根底力量。那旗兵、督標、練軍所用的武器很多還是北京直接走海路運抵福州的。雖然沒把他們‘想象’的跟八旗新軍一樣厲害,但也認為這些軍隊的戰鬥力是要遠勝綠營民勇的。

結果這些面對著天地會義軍相當給力的隊伍,面對復漢軍的時候,只三天的時間偌大的城池就完了。福州城內的八旗大員悉數遇難……

這消息傳到北京,清廷中樞的這些頭頭腦腦,尤其是旗人身份的頭頭腦腦,都有種心靈破碎的感覺。

因為福建情況的特殊性,因為福州清軍連續的作戰,因為福建清軍對付本省天地會義軍的一連串戰績,給了這些人很大的信心。或許他們也不認為福建的清軍能夠真真的抵擋住復漢軍的狂攻猛打,可好歹能多拖延一些時間,多給滿清爭取一些時間……

誰想到,竟是如此。

幾個大員都殉國了,這從一方面證明福州的抵抗是竭盡全力,是頑強的。可這樣付出了全部的努力,也依舊不能抵擋復漢軍如潮攻勢,這就更突出了復漢軍戰鬥力上的絕對優勢了。

在召集王公大臣之前,乾隆看完奏報後手都是顫抖著的,他問傅恒,“這會不會是假的?”

傅恒回說:“奴才以為是真的。粘杆處在這等大事上還是值得相信的。而且逆匪氣勢洶洶,一副鯨吞南國之像,此文即便有一二虛誇,亦應以實待之。”

……

整個大會不會只在東暖閣裏悲春傷秋,滿清現下最重要的事情是鼓舞起自己人的士氣。

“廣西提督許成麟已經親自率邊軍二十四營進至廣州,貴州提督拜淩阿也甩黔兵萬人進抵廣西境內,還有雲南哈國興也糾集近萬兵馬,其部楚姚鎮馬彪已經揮師進入南寧……”

“四川總督阿爾泰來奏,董天弼率軍自寧羌州【漢中】已向南鄭【漢中府城】逼近……”

“甘肅提督路峩與漢中陳逆軍激戰於鳳縣……”

“西安副都統那延部進抵陜寧廳……”

一大摞子奏折嘩啦啦的報了上來。看似哪一方也沒有什麽可喜的進展,但是這麽嘩啦啦一大串的內容一稟,整個東暖閣的氣氛立刻活絡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