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人心,絕對叵測!(第2/3頁)

陳鳴就看著自己老爹怎麽來處置了。

“願意從軍的,調來福建整頓;不願意接著當兵的,就遣散為民。”

滿清在台灣的駐軍一直都是班兵。為的是預防漢兵軍民渡海割據,在台灣獨立建國,成為反清力量的根據地。所以清廷在澎湖駐屯重兵,在台灣本島則有班兵制度與義兵,後者更多是一種鄉勇,也禁止台灣人服兵役,更嚴禁私制武器、組織會黨。清廷在台駐軍皆由大陸調派,每三年調動一次,即為班兵制度。

陳鳴是漢人,當然不會把台灣兵全部解散,不準他們當兵。同時順著慣性繼續行班兵制度,輿論上也站得住根腳,也不會有太大的阻力。當然回駐台灣的隊伍裏一定還是有一部分台灣的本土兵的。這一次調兵,更多是一個機會,讓他看一看台灣天地會人等對兵權是個什麽樣的態度!

六月初八,復漢軍水師雲集在連江海面,大批復漢軍陸勇乘坐舢板登上陸地,只用了一個小時就肅清了連江城外清軍。

清軍水師也雲集在瑯岐嶼,但看著復漢軍大批陸軍登陸連江,吳必達並沒有出動戰船。

淩梁已經回到了延平府城南平,一路上不是快馬就是快船,好歹趕在復漢軍進攻福州前夕回到了南平。南平城中一封復漢軍發到的信函已經在等著淩梁。南平城是延平的府城,沿著閩江往上遊,過了福州就是南平。

淩梁也是靠著地理優勢,一直在福建的多路義軍當中,最熱衷於打福州。

“大將軍,龍巖的張狗和汀州北部的李少敏已經停下了兵勢。”這倆地方就算是閩南了,龍巖挨著淩梁新據的永春州,汀州則在福建的最西南方。淩梁明面上稱‘將軍’,但他身邊的人都是以‘大將軍’自稱的。這個稱呼就直接顯露了淩梁的野心,他的這點兵力和聲勢哪能跟陳惠當初的形式相比呢?

現今福建的義軍裏頭倒是沒有稱呼自己‘大都督’的,而‘大將軍’的叫聲卻不僅淩梁一個。

那信函,淩梁讓人讀都不讀就知道裏頭寫的是什麽,“一紙書而張李退縮,魯公真好威風。”可男人也就該這樣。淩梁又是憤憤,又是羨慕。陳鳴讓他們歇兵,停止內鬥,借口只是一個‘大敵未滅’,還要他們不得擅自向清軍的地盤挺進,因為那些全都是復漢軍瞄中的肥肉。

陳鳴早在三月裏就派人聯系福建各路義軍,還有萬雲龍萬二和尚這塊被福建天地會頂在頭上的牌子。結果效果很不理想,除了交情深厚的盧茂願意立刻歸順,其余各路人馬是推三堵四。就是台灣的嚴煙那時也沒給出一個準確話來。

淩梁只能感嘆萬幸,萬幸陳鳴這個時候不打算跟天地會來硬的,這逼人的局勢才還有回旋的空來的時間讓騰挪。而這些日子從他收到的情報來看,福建地面上除了盧茂這個受了復漢軍大恩的笨頭鵝外,也沒誰真心要投靠陳漢,這讓淩梁大松一口氣。但是淩梁轉眼就又想起盧茂的地盤來了,不大,只半個漳州。可那半個漳州都是什麽地方啊?想起這個淩梁就窩火,盧茂當初最的暗營的支持,初起兵的時候順順利利,那時就不曬萬雲龍了,霸下了漳浦、漳州、廈門這些風水寶地,盡是靠海的口岸。而他現在卻是想謀求一處出海口,都萬般的不如意。

淩梁不是傻子,起兵這麽長時間了,他很清楚自己手下這點兵跟陳鳴那巨大的差距。所以他才重視港口。那火器方面,復漢軍的‘造器神術’天下皆知道,能跟復漢軍的槍炮一較高下的,只有洋人,只有那些長著紅毛綠眼睛的洋人。

如是有了出海口,他早就派人到廣州聯系洋人了。

那些蠻夷之輩,不就是想要茶葉生絲麽,他給。只要有槍炮奉上來,多少茶葉生絲淩梁都願意給。“可惜,可惜!”

淩梁在上頭轉著一個又一個腦筋,下頭的幾個心腹文武對視一眼,眼睛裏都能看到彼此的擔憂。自家這位‘大將軍’要說在一幹首領中絕對算有本事的了,可就是心太大了。更不美妙的是‘生不逢時’!

跟陳漢跟陳大都督同生一時,那還哪有出頭之日啊。

大將軍如果一直憋著氣,那‘大志向’要是平不下來,日後他們可都不美妙了。

一幹人都不禁想起了台灣傳來的傳聞,台灣當然不比福建富庶,他們在‘打天下’的時候可一個個都搶得金銀滿屋財寶滿箱,個個也有幾千甚至上萬畝地。但是他們卻沒法子像台灣的那些同行一樣把手一甩,安安穩穩的享受富貴。台灣的那幫人把手頭的大兵一交,一個個轉身一變就都成老爺了,搞不好魯公殿下還要對他們再封賞一次呢?

……

瑯岐嶼,閩江口的第一大島,就如崇明島於長江口一樣。清軍水師占據了這裏,復漢軍根本無法進閩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