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這天下是我們的(第2/3頁)

所以陳鳴並不動用大部隊,只把騎兵營撒出去。得勝湖一戰,復漢軍斬獲了不少八旗馬兵戰馬,全歸入了騎兵營,讓失血嚴重的騎兵營不僅恢復了元氣,還更上了一步。八旗馬兵的戰馬可不是復漢軍原先的馬匹所能比的啊。

“騎兵營只是騷擾,本都督是準備在淮安與清軍戰上一仗。”氣勢洶洶南下而來的三萬直隸滿漢大軍,才是陳鳴重視的目標。

這三萬大軍的出動,怕是讓乾隆皇帝的錢庫更加幹凈了吧。暗營來報說,北京城裏的後妃和王公勛貴都開始捐獻了,是不是有種明末崇禎朝皇帝向朝臣借銀子的趕腳?只不過滿清把自己手下的狗調教的很溫順,不像前明,一個個都是白眼狼。

這三萬大軍當中有三千八旗新軍,滿清也對外宣說的是五萬大軍五千八旗新軍。

氣勢洶洶的南下,不僅因為陳鳴大軍兵臨宿遷這一個原因,可能也是為了向全天下人彰明滿清朝廷的實力。就不信北京城看到廣東、湖南、貴州、四川皆有不穩的消息後,一個個八旗大爺還能都坐得住。

……

“河南東線的壓力大減,父親能不能抽調出一支兵力進攻攻入鄖陽,牽制湖北和四川清軍。兒欲在淮安與南下清軍一決。大軍北至,江南困守,安慶、九江皆受重壓,後兩者中又以九江為重……”

九月裏,陳鳴的一封信由暗營抵到了陳惠的手中。陳鳴在信中詳細的描述了自己手下主力兵馬的疲態,然後有說自己要在淮安跟南下的清軍決戰。而這間隔的一段時間裏,復漢軍主力位於淮安一線,江南空虛,已經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了。安慶和九江湖口的日子自然也很不好過,尤其是江西,局勢緊張,因為四川的綠營又有一批出川了。而根據地的日子卻緩和了很多,東線大批清軍被調往了歸德、開封,根據地的壓力減小了太多。陳鳴由是請陳惠派出一支隊伍攻略鄖陽,牽制一下湖北和四川東進的人馬,算是為九江減輕下壓力,也安定一下主力部隊的人心。

陳二寶已經回到魯山了,自從打過了那場反擊戰,陳二寶就徹底的變成左副都督了,被陳惠丟在魯山,雖然晉升了將軍。

除了陳二寶,被陳惠招來商議的人跟陳鳴離開魯山時幾乎沒有倆樣,復漢軍的真正高層嫡系還是陳黃高三家,外人依舊進不了將軍府最頂層的門檻。

“大都督的所求倒也不難。現在清軍大步的退入歸德、開封,我軍在東線壓力的劇減,抽調一支隊伍南下還不是輕而易舉。”陳聰第一個高舉大旗表示支持。

陳二寶緊隨其後,表示自己願意親自帶兵攻略鄖陽。他是性子粗魯了一些,但不是傻子。自己打完沙河反擊戰後就被扔到了魯山,幾乎剝奪了兵權,這顯然是陳惠對他不滿意啊。說真的,陳二寶覺的很冤屈。那沙河一戰,他擔負的責任是多麽重大啊?全軍一半的兵力握在他手上,那是將軍府全部的機動兵力啊。自然要小心了再小心,謹慎了再謹慎了。唯恐一步踏錯,敗壞了復漢軍的大好局面。在戰爭中就顯的保守了一些。只是太過謹慎了一些,跟自己以往的性格是大相徑庭,但好歹也打贏了是不?

陳二寶心裏不敢有什麽怨言,與陳鳴對自己老子沒什麽怕不一樣,陳二寶當年在陳家只是一個打手頭子的角色,對於陳家家主陳惠可是敬畏深深的。絕不是單純的因為陳惠的身份,更因為陳惠的手段。那些厲害陳惠用不到自己兒子身上,在陳鳴的眼中,自己的老爹也就常人。陳二寶卻不一樣。

現在就陳二寶看來,那是一個機會。復漢軍的大將,一個蘿蔔一個坑,適合領兵攻略鄖陽的就數他左副都督了。這是他重新贏得陳惠青睞的機會,也是他重新走上戰場的機會。

復漢將軍府已經不是一年前的復漢將軍了。

去年的時候,沒人會想到短短一年的時間,陳鳴就把大清打得烽火遍地,現在亂世真的到來了,整個中國造反的不再是陳家一家,不管三兩年前大清是不是還一片盛世繁華,現在的大清是一片烽火狼煙,這就足夠了。

眼下在座的人等,很多人已經期頤著復漢軍真正奪取江山的那一刻了。他們都看到了希望。

“大將軍,許州、襄縣、郾城三地,只需一萬軍士守備即可。”反正根據地從沒有在東線打開的意思,“如果調兵攻伐鄖陽,十日內當可抽調出十個營頭來。”

陳惠高坐上首,看到下方的人等全都異口同聲的表態支持,滿意的點了點頭。很團結,就該這樣。“要相對湖北形成牽制,只打鄖陽未必見效,最好襄陽也要打一下。”

“十個營頭有些少,我看就十五個吧。配上一個炮營。不但要打鄖陽,襄陽也要掃蕩一番。至少把樊城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