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下一盤大棋(第2/3頁)

兩者時間雖然相隔八十多年,老百姓的反應卻是那麽的一樣。

唯一讓陳鳴疑惑的是,他不知道歷史上的太平軍究竟用了幾天時間打下的江寧城,反正他在江寧城外都十幾天了,挖地道挖了有小十天,地道還沒有挖好。復漢軍的後勤營裏的人也有礦工出身的啊,怎麽效率就這麽低呢。

在這個期間,復漢軍打江北繳獲的錢糧物質也陸陸續續被送到了雨花台。

黃捷在打揚州城的時候,揚州城內還發生了一件趣聞。揚州守城兵馬在復漢軍大軍逼近前夕不僅自己逃了,還順手在揚州城內外狠狠撈了一把,結果復漢軍先頭部隊是大笑著開進了城門大開的揚州城南。

滿清的制度遺傳前明,一樣是文貴武賤,只不過因為多出了旗人這個特殊階層,很多旗人可以出將入相,在一定程度上遮掩住了這方面。

在文官的一貫認知裏,武官未讀過忠孝節烈的聖賢書,無恥者甚多,揚州守軍逃跑之前更劫掠州城,簡直是無恥之尤。但他們一走就讓城裏頭的幾十名文官坐蠟了,揚州城裏不僅有知府衙門和江都、甘泉兩知縣衙門,還有兩淮鹽政衙門。就靠這些衙門裏的差役怎麽能抵擋如狼似虎的復漢軍呢?

文官們也各自計劃著逃跑。現在不比去年了,之前復漢軍還沒有成氣候,地方官員鮮有逃跑者,很多人都是將家人送出城去,自己或是一條白綾,或是喝下毒酒、跳入水池,殉職的很多。可是今年呢,在復漢軍兵鋒面前願意一死報國恩的已經少了很多很多。就是滿清政府也不再對逃官殺無赦了。

但這些文官畢竟都是讀聖賢書的人,“名不正則言不順”,凡事總要討個說法,故復漢軍殺進城中的時候文官們都聚集在兩淮鹽政衙門的明節堂,焦急地尋思逃竄的借口。最有機智的是兩淮鹽政尤拔世,這人去年年尾剛剛上任,聲稱陳匪尤有余力進犯揚州,則江寧必然更加危險,江寧乃南國首城,不容有失。他自己要以大無畏的精神押解餉銀出城,支援江寧去。尤拔世押送餉銀——隨身銀票五百兩化裝出城。淮南鹽政副使李凱義憤填膺,直斥尤拔世為欺世之巨騙。李凱說經自己檢查,庫房數十萬餉銀猶在,尤拔世根本沒有押送餉銀,於是自告奮勇,要出城追回巨騙尤拔世,好讓鹽政大人帶領他們好好的抵抗賊兵。遂即李凱就輕裝簡從,化裝出城,溜之大吉了。就是不知道他跟那個尤拔世能不能在淮安相會。

至於江寧,那裏尤拔世是絕不會去的。

其他官員也紛紛感動,聲稱自己也要為押送餉銀為朝廷出一份力,各自分批攜帶餉銀百兩出城,城中只余揚州知府長慶一人。

作為旗人,長慶自知事不可為,遂遺書後自盡而死。而兵不血刃殺進揚州城的黃捷,不算揚州城內富饒的一處處鹽商大賈宅第,只在揚州府庫和鹽政衙門庫房就繳獲紋銀五十萬兩,錢十四萬串,米糧七萬余石,大小銅鐵炮四十三門【連城頭】,火藥炮子無數。

這些事兒都是進了揚州城的復漢軍抓到的鹽政衙門小吏交代說的,被黃捷當成笑話傳給了陳鳴,陳鳴轉手就將這事兒宣揚的江寧內外皆知,大大娛樂了復漢軍一把,又打壓了清軍士氣。

陳鳴在江寧下著一盤大棋。

如今山東兵停在了淮安,浙江兵停在了蘇州,福建的援兵還沒走到杭州。而清軍的外海水師停在了江陰。帶領外海水師的人是福建水師提督吳必達,今年已經六十有四。

他手下船隊實力相當雄厚,光是大號趕繒船就有六艘,船長九丈六尺【29米】,板厚三寸一分,寬兩丈一尺【7米左右】,24個船艙,可載重1500石。每船配水手、船工30余人,水兵80人。中型趕繒船十艘,船長七丈,寬一丈八尺,配水手、船工20多人,水兵60人。大、中趕繒船均是雙桅、雙舵、雙鐵錨。它們是清廷水師的主力戰艦。

另外還有大號同安梭船兩艘,船長七丈二尺,闊一丈九尺,能載水兵60人,同中型趕繒船。

這十八艘戰船是吳必達手中的主力,載炮數量各有不同,那大號趕繒船或是十三四門,或是八、九門。而中型的趕繒船和同安梭船只有六七門火炮,或者四五門火炮。

除了這十八艘主力戰船外,江陰的清軍外洋水師還配有水艍船、雙篷船和快哨船三十七艘。總共五十五艘戰船,火炮近三百門,水兵兩千人,水手船工七八百眾。

要是單單水面戰力的對決,吳必達早就揚帆而上,帶著兵船直擊江寧江面了。

陳鳴的復漢軍現在水面船只有兩千艘之巨,專門用於作戰的船只超過二百艘,但那都是什麽船啊。跟外洋水師的專門戰船相比,不值一提。可是復漢軍的水面戰船是不值一提,他們的大炮卻很是厲害,尤其席卷了江南之後,傳聞裏復漢軍的大炮都超過五百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