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雷霆萬鈞(第3/3頁)

三天後,俄國人軍隊陸續抵達克孜爾一帶,保守的米哈伊爾·尼古拉那維奇甚至留下兩個師的兵力分散駐防來維系其根本不可能遇到攻擊的補給線。

在這三天中,超過30000名俄國步兵對克孜爾展開了猛烈的攻擊,炮火幾乎將整個城鎮夷為平地,中國人的炮兵陣地也早就啞火,雖然突破了中國人的第一道防線,但其西端傍林而建的山丘碉堡卻很快形成了第二座陣地,在被炮火摧毀的殘壁斷桓中,中國士兵頑強的抵抗著俄國人的攻擊。

當米哈伊爾·尼古拉那維奇在葉尼塞河河畔聽其手下將領做軍情匯報時,不禁愕然良久,中國一個滿員的步兵團,據說人數在四五千人左右,這還包括其武裝起來的後勤人員,卻在失去炮兵支援的情況下保持著堅韌無比的戰鬥力,實在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雖然一再從心裏告誡自己不要輕視中國人,但中國軍隊的表現還是令他震驚。

“公爵大人,我提議由我的兵團接替攻擊中國人的行動!”

長桌旁說話的面色冷峻的中年將領是蒙古戰區第二軍團第三師師長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德拉戈米羅夫,他是俄國有名的軍事理論家,否定火力,提倡永恒的刺刀。

而中國人據守的陣地地勢險要,不適合大兵團展開攻擊。

米哈伊爾·尼古拉那維奇微微點頭,問身側的將領:“準備好進襲烏裏雅蘇台的行動了嗎?”對於中國步兵營頑抗的這個小插曲,他並不在意,從整體戰略來講,中國人就算堅守的時間再長,只需派出少量部隊將其圍困,總有投降的一日,現今中路軍主力抵達克孜爾,依靠寬闊的公路,可以雷霆般進襲烏裏雅蘇台。

中國人應該已經知道克孜爾遇襲,但其情報未必準確,因為放出信鴿時圍攻克孜爾的只是哥薩克騎兵,中國人不會輕易判斷出己方會跋山涉水大規模侵入外蒙,就算被其得知,也全無幹系。

現今中國軍隊定然在緊急馳援的路上,在克孜爾和烏裏雅蘇台之間設伏,擊潰中國人救援的隊伍,吃掉中國人在烏裏雅蘇台的兩個集團軍,接著進襲迪化,這便是米哈伊爾的戰略。

中國人的主力在西線,更在向亞歷山大斯克進軍,短時間根本難以回防,何況天湖城的間諜們已經得到了破壞中國鐵路線的命令,出阿裏山口到天湖城的荒漠地段,炸毀其幾段鐵路並不是很困難的事,在東哈薩克,已經部署了一個騎兵營來炸毀中國人的鐵路。

失去鐵路支援,其西線軍團便不足為慮。

而可以預見的是,當殲滅中國在烏裏雅蘇台的兩個集團軍後,自己面對的中國軍隊更多的是戰鬥力低下的預備役部隊,自己有蒙古人的支持,攻克中國人的西北重鎮迪化並不是多麽難以達成的目標。

聽大公問話,第二軍團軍團長約瑟夫·弗拉基米羅維奇·古爾科道:“稍事休整後,我們就展開對烏裏雅蘇台的攻擊。”

米哈伊爾·尼古拉那維奇站起身,看向了身後懸掛的巨大軍事地圖,托著下巴,默默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