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刺玫

送走親王,葉昭喝的暈乎乎的,本想回衙門坐一會兒就走,卻不想一道折子遞進來,令葉昭醉意全消。

寧國府發生截米案,鄉民上千人設水卡,將一家糧商從廣東運來的數百擔精米粗米截停,實際上,這是半個月前發生的事,現今卻是越鬧越大,寧國府知府高之厚支持鄉民,將過境之米勒起封貯,不給價,不放行。

米商不忿,上告到蘇皖巡撫衙門,而支持鄉民的寧國府鄉耆士紳糧戶牙行鋪戶也糾集數百人聯名上告,說是民食不濟、萬戶啼饑。言道過往糧商“詐擾奸商、視為利藪”,就是說其坐地起價,不肯救民湯火,為了蠅頭利囤貨積奇,視千千萬萬人命於不顧雲雲。

這些鄉耆士紳更不是逐級上告,甚至稟帖通過貢生送到了農務部,這場官司也越鬧越大。

實際上雙方這場官司再怎麽鬧也鬧不到攝政王面前,遞到葉昭案頭的折子是內務府送來的,若不然,葉昭可真蒙在鼓裏呢。

看著折子裏極為詳盡的調查,這案子可拖了半個月了,仍未有個了局。

看著折子,葉昭就微微皺起了眉頭,實際上,從後世理論,這就是一樁典型的王朝社會阻礙商品流通的案例。

現今社會,家族、宗族、鄉族實則是最基層的社會組織,其代表的士紳,對地方事務幹預的力度極強,比如這皖北、蘇北一地,聚族而居極為普通,一鄉數千百戶大都一姓,其它極少極少的異姓完全是外人一般,縣一級政權對地方的控制力就完全依賴鄉間宗族體系。

有人說,夫為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這個巨室指的就是宗族鄉族的鄉耆士紳。

雖然太平軍將蘇皖一帶的這種宗族關系沖擊的七零八落,但顯然,只是極短的時間,有些地區已經漸漸恢復元氣,寧國一帶的士紳,能組織上千人截停糧船,寧國府知府更為之力撐,可見宗族勢力之強大。

現今南朝正在完善的鄉公所制度,就是希望將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制真正滲入到鄉村,現今看,委實任重道遠。

不過葉昭並不想怎麽幹預這個案子,如果孫博正這點事都處理不好,那只能說自己識人不明,用人都不會,還妄想變革?

下午時節,葉昭又發電報給第三鎮韓進春部,令其進入貴州境內,對四川這個糧倉,葉昭可是覬覦已久,就算與北朝和約議定,卻也看能不能想法子將其侵吞,比如四川總督曾望顏,葉昭就很是寫了幾封信過去。

現今南朝雖大力氣鼓勵工商,但農業為立國之本,葉昭又豈會不重視?人口的激增,使得農業生產效率成為維系社會穩定的重要一環。

現今來說,兩湖、安徽、江西、四川是全國糧食命脈,商品糧大多出自這幾省。

而現今南國,更花大力氣興修水利,在廣東,以堤圍為主,就是築堤防水以作耕墾的一種形式,在江西、湖南,則推動圩田建設,即圍水為田、同時又有一套良好灌溉系統的旱澇保收田。

除此之外,農業部各個糧食經濟作物等試點試驗田、種子培育基地等等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可葉昭,最關心的自然是化肥生產,若不能提高糧食畝產,遇到大災之年,怕餓殍遍地、盜賊蜂起的局面又要在南國上演。

其實現在在歐洲,磷肥、鉀肥、氮肥都已經出現,只是如何實現大規模量產一直沒人能解決。

但葉昭是誰?再往後推五十年,那也是化學界的泰鬥人物,化肥生產更是他當年曾經參與的研究項目之一,只是現今條件實在受限,一時也沒有辦法,現在桑切斯鼓搗出了半吊子發電機,葉昭可不由得又心動了。

他早已經將量化生產氮肥的原理、化學反應公式以及詳細的生產過程寫給了那幾名牽頭進行化肥研究的學者。

實際上,氮肥就是透過氮氣及氫氣產生氨氣,使得大氣中的氮等以氨的形式固定下來,N2(g)+3H2(g)→2NH3(g),原料用天然氣、石油腦碳氫化合物制造氫氣等等,至於合成氨的合成塔、催化接觸室、冷凝塔等等原理過程葉昭都極為詳盡的寫了出來。

可以說,可能要摸索幾十年經歷無數失敗來驗證的東西被葉昭早早的展現在他們面前,至於現在條件下怎麽解決反應爐、合成塔等等設備制造以及動力問題,就要看他們的本事了。

如果化肥真的能大批量出現在中華大地,不但對農業,對工商業發展同樣會是巨大的促進。農業工具的改進、生產資料的豐富,將會使得一家之中男丁的數目不再那麽重要,對於人口結構健康化,對於脫去大量佃農的束縛,都會產生重大的意義。

又將廣西賑災一事批復,今年六七月份廣西雨水較多,數縣遭災,葉昭批:“聞水長一丈有余至二丈余不等,田畝淹浸,房屋傾圮者甚多。覽奏實堪憫惻。現經該督撫飭司委員攜帶錢米,馳赴被水各處,先行撫恤。並著查明有無淹斃人口,其被淹田畝,勘明是否成災,應如何分別蠲緩之處,據實具奏,以副孤軫念民依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