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首輔返京

唐毅的面前擺著安南的情報,莫敬恭行霹靂手段,籌措了大批的軍餉糧草,太上皇莫茂洽征調十萬人馬,準備和後黎決一死戰。

看似他們的手段取得了成效,實則唐毅卻不以為然,誠然那些貴胄皇親十分可惡,但是光靠著殺戮,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沒準這時候就有無數貴胄暗通後黎,出賣莫氏,而聚集起來的人馬也會因為人心惶惶而毫無戰鬥力,一觸即潰。

莫朝就像是一個極重的病人,驟然服了一劑虎狼藥,透支了全部的精力,稍微一點變動,就會讓莫朝現出原形,土崩瓦解。

而這,正是大明需要的!

平安和王寅兩個,就是配置這方猛藥的蒙古大夫,莫敬恭和莫茂洽的舉動只會摧毀莫朝最後的根基,自己人靠不住,他們只有完全依靠大明,成為大明掌上的傀儡。

有了明廷在背後撐腰,莫朝和後黎的戰鬥只會更加殘酷,雙方會耗盡最後一滴鮮血,要不了一兩年,安南就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海水都會染紅……

到了那時候,大明的百姓正好可以大舉南下,移民開拓,把那些無主之地拿到手裏,經過幾代生息繁衍,移民同化,安南就會變成大明的一個省,和其他的地方沒有什麽差別。

當然這是遠期目標,就拿眼下來說,在安南插入一根釘子,韋銀豹的後路就給斷了,他再也折騰不出什麽花樣。

北有殷正茂,南有王寅,一文一武,一樣的狠辣,韋銀豹的小日子可有的享受了。

倒是平安那小子,跟著王寅時間久了,沒準把王寅的狠毒陰險都學到身上了,那麽好的一個孩子,也不知道會變成什麽樣子?

真讓人發愁啊,唐毅純屬推諉卸責,對平安影響最大的還是他這個當爹的,經營海外殖民地的方略也都是他的主意,正應了那句話,烏鴉落在豬身上,光看到別人黑,看不見自己了。

掰著手指頭算了算,隆慶回京已經三個月了。

唐毅決定再也不遲疑了,眼下南六部已經搬遷差不多了,他已經任命殷正茂擔任兩廣總督,全力剿殺韋銀豹一夥。

再有,又把俞大猷調到了廣東,執掌水師,和呂宋艦隊互為犄角,擇機迎戰西班牙。

以席慕雲和俞大猷聯手,對付西班牙人應該沒有問題。

另外唐毅又請旨,任命張守直為應天留守,處理善後事宜,並且研擬全面開征商稅的辦法。

將一切都安撫好了,唐毅這才匆匆起身,趕快返回京城。

從隆慶南巡,一直到如今,差不多大半年的時間過去了。南巡的效果在快速發酵之中,並且產生了一圈圈的漣漪,不斷波及整個大明。

唐毅從南京北上,一路所見所聞,已經大不相同。

首先隆慶拜祭陽明公,確立心學的合法地位,厚積薄發,心學一下子超越理學,從上到下,人人以談論陽明公為榮。

當然,此時的心學和歷史上的心學已經南轅北轍,唐毅提倡的務實精神極大的左右了心學的走向。

最顯著的表現就是在對待商人的態度上面,歷代儒家都鄙夷商人,說他們是奸商,是狡詐之徒,士大夫口不言利,君子重義,小人重利……這種貼標簽,籠統的,刻板的偏見,越來越受到質疑。

什麽叫奸商,犯了哪條法度,有罪你去衙門告狀啊,憑空汙人清白,你們算什麽東西?地主租田要收租子,當官要俸祿,當兵要餉銀,這是不是牟利?有本事你們別要錢,免費給朝廷做事啊?

大家都是掙錢,都是養家糊口,憑什麽瞧不起商人?

士農工商,四民異業而同道,誰也不比誰高!

作為天生的叛逆者,徐渭年近半百,還不消停,他甚至支出農工商都創造財富,唯獨士人,依靠其他三者供應,卻瞧不起其他三者,端起碗吃肉,放下筷罵娘,是最無恥的行徑,應該受到強烈的譴責和撻伐。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像徐渭這麽偏激,但是不得不說,經過隆慶的南巡,農商皆本,四民平等,在所有人心中,深深紮了根。

直接的效果就是各地商人爭先恐後投資,白銀危機以來,蕭條的市場一下子熱絡起來。水泥、鋼筋等新型建材成熟,使得許多城市爭相改造道路,建造龐大的酒店商場。

數以千萬計的資金砸下去,無數的作坊湧現出來,城市提供了不下百萬個就業機會。不但失業的工人重新找到了工作,還出現了用工荒。

農村的青壯勞力重新湧入城市,城市人口快速增加,消費能力增強。

棉布、絲綢、呢絨、茶葉、瓷器、家具、銅器、建材……國內的需求旺盛,東南開始擺脫對海外的過度依賴。

唐毅雖然早有估計,但是他不得不承認,皇帝對於大明的老百姓來說,還是有著不同尋常的影響。之前再怎麽鼓勵商業發展,還是有人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