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大難臨頭

從嘉靖三十五年算起,東南絲綢棉紡的繁榮,持續了十三年,中間雖然偶然有波折,也有作坊關門大吉,但是迅速就會被人吃下,甚至織機都舍不得停。

誰都知道織出來的不是絲綢,而是銀子,是金子!

這一次卻不一樣,作坊倒了,五天的時間,愣是沒有人接手,作坊的織工都傻了,他們到街面上去打聽,一問可不打緊,竟然有好幾個作坊雖然沒倒,卻在暗中裁員。再跑到綢緞行,從五個月之前,綢緞的價格就在下降。

最頂級的軟緞從十五兩銀子一匹,跌倒了十二兩,足足低了兩成。

比價格更讓人心寒的是銷量,一家綢緞行,十幾間的鋪面,一天之中,只賣了三匹綢緞,賺的錢還不夠房租呢!

寒意席卷江南,一股可怕的恐慌,在快速蔓延,甚至遠在幾千裏之外的京城,都感到了徹骨的涼意。

財政預算,必須大幅度削減!

這是唐毅在主持財政會議的時候,開門見山的第一句話。

以往大明的財政收入主要分成三塊,田賦占了大頭兒,足有五成,然後市舶銀占了三成,剩下的兩成是鹽賦。

隆慶三年,經過清丈田畝,田賦收入接近八百萬兩,如果順利的話,明年擴大清丈之後,田賦會超過一千二百萬兩。整體歲入也會超過兩千萬兩,頂得上嘉靖朝五年的收入,朝廷上下,都非常振奮,滿懷著期盼,富國強兵,似乎指日可待。

就在上下一片樂觀的情況之下,突然一盆冷水潑頭。

戶部尚書張守直聲音低沉,“諸位閣老,同僚,初步核算之後,隆慶三年的市舶司貿易量只有四千七百多萬兩,關稅收入四百三十萬兩,扣除市舶司運營花費,解送京城的市舶銀只有二百八十萬兩!”

什麽!

頓時所有大員都傻眼了,以往市舶銀最少也有五六百萬兩,一下子折去一半還多,這不是要命嗎?

“怎麽會這樣,張大人,市舶司出了什麽問題?”兵部尚書譚綸厲聲說道,經過一年的修整,唐毅許諾兵部要對外作戰,徹底解除邊患,突然說沒錢了,這是怎麽回事?

張守直兩手一攤,“譚大人,你懷疑市舶司作假,我也懷疑,可是比對了各種數據,造假的可能性不大,過去的一年之中,來到大明的西夷船只,足足少了七成。”

這個消息比剛才還要嚇人,西夷船只不來了,他們不想要絲綢了,不買瓷器了?不可能,聽說西夷都吃生肉,如果不喝茶,他們都會消化不良的,活不了幾年——京城的這幫官老爺,對西夷的認識也就這樣淺薄,甚至很多官員還趕不上隆慶對西方的了解。

緊挨著七位閣老坐著的胡宗憲開口了,“諸公,近日胡某查閱了不少西夷的情況,西洋列國之中,以西班牙最為強盛,其本土之大,大約有大明的兩三個省,在西夷之中,儼然大國了。”

才兩三個省啊,有什麽了不起的,大明一十三個省呢!

眾位大臣充滿了鄙夷,可是胡宗憲又說道:“西班牙本土雖然不大,海外屬地,卻是倍於大明,盛產金銀,富不可言!”

好些人都倒吸了口冷氣,他們滿以為天下間就大明一處文明之地,其他都是蠻夷,離著大明越遠,就越野蠻,越落後,驟然聽說有一個面積可以和大明相提並論的帝國,都不免心驚肉跳,不可思議。

看著滿朝大員的反應,唐毅也是一陣無奈,他不遺余力,希望讓大明的士人能夠放眼世界,不要總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那些年輕的士人還好,接受能力很強,可是這一幫老的不管說了多少次,他們都當成《山海經》,《西遊記》一類的胡言亂語。

直到此刻,有了切身之痛,他們才會驚醒。

“西班牙國王勢力強大,擁有上千艘戰艦,號稱無敵艦隊,西夷諸國,無人不懼。西班牙與大明貿易,連年賠錢,金銀流入大明。西班牙朝廷甚是不滿,已經下令嚴禁西班牙的商船,販運大明的貨物,想來市舶司貿易額驟降,就和這個有關系!”

胡宗憲介紹完了,大臣們都傻眼了。

這可如何是好啊,有人就罵西班牙霸道猖狂,竟敢不買大明的東西,簡直可殺不可留……有人就建議,要派遣一舌辯之士,前往西班牙,痛斥蠻王,責問他為何狗膽包天!

別說唐毅了,就連高拱和張居正都扭過臉,不忍直視。

且不說人家聽不聽你的,光是到了西方,一去一回,就要一兩年的時間,黃花菜都涼了,頂什麽用。

倒是譚綸思索半晌,說道:“諸位大人,西夷的船只不運輸咱們的貨物,咱們幹脆自己組織船隊出海,活人不能被尿憋死啊!”

張守直道:“譚大人,市舶司這些年不斷鼓勵船隊出海,咱們的人也的確到了南洋,印度,中東,非洲等地貿易。不過咱們的遠洋船隊畢竟起步晚,規模小,航海技術也不如人家嫻熟。加之物產豐饒,只要坐在家門口,就有人來買。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再讓他們出海劈波斬浪,沒有幾年的功夫,怕是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