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負荊請罪

唐毅要去大板升,處置戰後事宜,隆慶把腦袋搖晃得和撥浪鼓一樣,大明朝立國至今,還沒有大學士督師的先例,更何況草原苦寒,戰事還沒有結束,萬一唐毅有了一點閃失,後果誰能承擔?

打仗的事情,交給戚繼光、馬芳等人就可以了,至不濟還有譚綸,遇到了大事,再派人回到朝廷請示,就不用勞煩唐師傅了。

“陛下厚愛,臣感懷於心,可是此戰結束,不代表北疆高枕無憂,如果不能趁著天賜良機,徹底解決心腹大患,只怕會重蹈漢唐的覆轍,遺憾千古啊!”

什麽叫漢唐覆轍?

漢武帝動用傾國之力,漠北一戰,徹底擊敗匈奴,將漠南地區都掌握在手中,龐大的匈奴帝國開始崩解。

漠北一戰絕對是空前的成功,可是太平並未維持多久,七年之後,匈奴就南下五原,知道幾十年後,漢宣帝時期,匈奴的威脅才徹底解除。

唐朝的情況也是一樣,在平定突厥之後,北方邊疆只是短暫安寧,其後又戰火不斷,更是發生了安史之亂。

觀察漢唐的歷史,就會發現擊敗遊牧民族容易,而徹底解除邊患,卻十分困難。

推究原因,也不難理解,漢人以農耕立國,即便舉傾國之力,打贏了戰爭之後,卻沒法在草原立足,也無力駐守地域遼闊,出產有限的草原,農民無法立足,最後只能遺憾退出。

留下的真空不會持續太久,遊牧民族逐水草遷徙,長城沿線的漠南地區,相比漠北,漠西,西伯利亞,水草更加豐美,在生存壓力的驅使之下,他們不得不南下搶奪草場。

即便是一個部落民族消失了,也很快會有另外的部落填充,草原就是韭菜地,割了一茬,要不了多久,又一茬就長了出來,無窮無盡,無休無止。

而草原出產有限,除了牛羊之外,什麽生存物資都沒有,一個個的部落天生就會搶掠,不斷地吞並,或者被吞並,經過不斷的戰爭淘汰,最終產生一個強大而統一的部落,周圍沒有值得搶劫的對手,就會兵犯中原。

這就是幾千年來,不斷在長城沿線重復的故事。

“陛下,解決北方邊患的問題,不在於有多強大的兵力,也不在於殺多少人。關鍵是要扭轉經濟形態,自然水到渠成。”

隆慶點頭,卻又搖頭道:“師傅,只怕沒有那麽容易吧?您可是說過,不論是農耕,還是遊牧,都是經過幾千年的選擇,才產生的結果,都刻在了骨子裏,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做起來怕是不容易。”

“陛下睿智。”唐毅笑道:“不過眼下就有一個絕好的機會,近些年來,東南的絲綢和棉布需求大增,紡織業大發展,光是生絲和棉花已經不滿足需要,毛紡業前景大好。不過大明境內缺少草場養殖優質的長毛羊,光是從草原購買,一來朝廷不允許,二來受制於人,貨源也不穩定。”

不得不說,經過唐毅的苦心教導,隆慶的經濟知識在明朝歷代帝王之中,都算是最頂尖兒的,他很快明白了唐毅的想法。

“師傅是要發展毛紡?”

“沒錯,紡織業需要規模化的養殖,需要穩定充足的貨源,需要大量的工人。只要毛芳業發展起來,草原上一兩百萬的人口根本不夠用。他們也不需要搶掠為生,光是出售羊毛,就能賺取足夠的生活來源。”

“果然是好辦法,養羊比起養馬要安全得多。”隆慶笑呵呵道:“可是那也不用師傅去安排啊,交給他們下面的人就行了,朝中沒有師傅坐鎮,朕的心裏不安生啊!”

確實,自從唐毅主持內閣以來,隆慶少了太多的麻煩,也沒有言官添亂,什麽大事小情,內閣都能幫著他擋了,隆慶有了充足的時間,想去潛邸看看,或者是出城逛逛,甚至微服私訪,唐毅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許是從小太憋屈,隆慶的玩心一天比一天大,也就是唐毅能縱容他,換成別的閣老,哪怕是高拱,也會把他管得死死的,隆慶是真的不舍得唐毅離京。

“陛下,要創立一個產業,比策劃一場決戰要麻煩得多,而且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俺答敗亡之後,即便沒法出現新的霸主,草原也會陷入混戰之中,彼此征伐不休。想要建立商業秩序,幾乎是不可能。唯有趁著戰爭剛剛結束,大明天威赫赫,各方誰也不敢亂動,快速重劃草原,引入資本,建立起毛紡基地,同時還要和各部的王公貴胄進行利益捆綁,互相交換股份,形成利益共同體,他們也就沒法再給大明添亂了。還有紡織出來的呢絨能不能快速打開市場,獲得利潤,還是一個麻煩的事情。另外蒙古諸部都養羊了,他們的武備必然下降,萬一其他的部落趁虛而入,我們也要拿出應付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