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彈劾

所謂的袞袞諸公,說穿了,就是科道言官,大捷前後,他們完全變了個樣子,以前提到俺答,都是又悲又憤,動不動就是騎射無雙,過萬不可敵,輕啟邊釁,禍國殃民;等到捷報傳到京城,他們立刻大變臉。

挺直胸膛,說話聲音都大了,紛紛要提攜玉龍為君死,躍馬橫刀,殺進草原,燕然勒功,仿佛俺答就是土雞瓦狗,不值一提。

從自卑到自大,轉變得如此快速,也如此草率。

當然身為三軍統帥,唐毅可沒有盲目樂觀,同時也不會自卑氣餒。平視對手,才能心平氣和看得清楚。

首先,九邊的積弊還沒有改變,將帥無能,軍戶制度弊端叢生,城池墩堡年久失修,無法抵禦攻擊。軍中空額嚴重,馬匹不足,機動能力差,火器裝備少……

不把自己的問題調理好了,想要徹底擊敗對手,一點也不現實。

至於俺答,他受了重創沒錯,可是他縱橫草原三十年,積威甚深。一次慘敗,還不足以造成群雄四起,一起反對俺答。

受創之後的俺答,會更加瘋狂報復,同時也會更加小心謹慎。

就拿這次來說,不是唐毅用互市開邊的誘餌,把俺答吸引住,戚繼光絕沒有長途奔襲,一戰成功的機會。

天時地利人和都占全了,日後還想重復奇跡,恐怕就辦不到了。

蒙古人肯定會吸取教訓,不再和明軍進行大規模的主力交鋒,轉而利用速度的優勢,分散兵力,同時襲擾漫長的邊境,讓明軍疲於奔命,顧此失彼。

而積弊重重的九邊,面對著新的局面,肯定會左支右絀,難以為繼。

聽完了唐毅的分析,張溶和張永明都忍不住伸出了大拇指。

沒有成功是撿來的,唐毅的見識果然高明,不驕不躁,冷靜客觀,絲毫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而是想的更長遠,更透徹,能有人如此統帥,實在是大明之福!

順著唐毅的思路,眼下大明最缺的就是時間,乘勝和談,免得俺答狗急跳墻,魚死網破,是最好的選擇。

只是顯然那些清流會不高興,甚至會指責唐毅畏敵避戰,懦弱無能。

在他們的字典裏,除了黑就是白,沒有一點灰色。

說來可悲,作為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熏陶出來的後人,竟然如此榆木腦袋,不知變通,也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張永明沉著臉思量半晌,說道:“唐帥,這道疏我上!我向朝廷建議,同俺答乘勝求和。”

萬萬沒想到,張永明會如此義氣,唐毅反倒不好意思了。他不過是希望張永明能以左都禦史的身份,壓制科道言官,免得給自己添麻煩。

誰知道張永明竟然願意給自己當馬前卒,開第一炮,弄得唐毅誠惶誠恐。

“總憲大人,身為宣大總督,下一步的作戰方略理應由我提出,怎麽能勞煩大人!”

“呵呵,唐帥正因為你是宣大總督,俺答的克星,才不能讓你隨便表態,須知道,你的一言一行,舉足輕重,比起我這個左都禦史可重要多了!”

張永明看似說笑,實則卻是發自肺腑,他和唐順之是好朋友,徐階又是提拔他的恩主,夾在中間挺難做人的,張永明對官場越發厭倦,看淡了官位,做事也就憑著良心,只要對大明好,他義無反顧。

在宣府逗留了五天時間,張永明詳細了解了戰鬥的經過,檢查過了人頭和俘虜,拿到了立功將士的名單,又把俘虜的蒙古貴胄,還有漢奸都集中起來,在兩千騎兵的護送之下,轉回京城。

聲勢浩大的隊伍到了京城,兩邊的百姓都擠滿了,翹首以盼,比起一年多之前,唐順之指揮的大捷,更加壯觀無數倍。

看著一車一車的人頭,還有不計其數的俘虜,百姓們紅光滿臉,嘖嘖稱奇。

當勝利品運到了午門之後,徐階更是親自出迎,唐順之,還有新進補充的兩位大學士嚴訥和李春芳都緊緊跟隨,加上兵部尚書胡宗憲,吏部尚書楊博,成國公朱希忠,數得著的大人物都來了。

尤其是朱希忠,搶步沖上來,繞著戰利品,一邊看,一邊搓手,咧著大嘴,笑得別提多開心了。

“哈哈,不愧是我朱希忠的外甥,就是厲害!真像他舅舅!”

眾位大人一聽他恬不知恥的話,紛紛扭頭,咱要點臉成不,要是唐毅像你,那就成了飯桶了,還能打得過俺答嗎?

朱希忠恍然不覺,伸出大胖手,拉著張永明,關切問道:“張大人,我那外甥怎麽沒有進京獻俘啊,他打了這麽大的勝仗,該讓天下的老百姓都看看才是,朝廷可不能虧待功臣。”

唐毅早就以戰事緊張為名,推脫了獻俘的儀式。朱希忠不是不清楚,他當中說出來,是為了給唐毅添彩。

張永明哪能不知道,他感嘆道:“唐帥以弱旅勝強兵,數萬將士不辭辛苦,重創俺答,實在是幾十年來,少有之大勝,唐帥謀略功勞,當世無雙!更是深謀遠慮,人所不及,俺答新敗,難保不會狗急跳墻。唐帥曾對本官言說,好戰必亡,忘戰必危。雖然大勝,更應小心。他下令將士加緊練兵,積極備戰,防備俺答反撲。朝廷有此等忠君報國的志士,何愁大明不強,俺答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