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針尖對麥芒

面對百病叢生的大明朝,唐毅開出的藥方就是兩個字:開海!

王直等海盜頭子折騰的目的也就是逼著大明開海通商,只要開海,倭寇的根源就消除了,假以時日,東南能重歸太平。

開海會帶來大量的白銀流入,緩解通貨緊縮的困境,而且貨幣變得多而且便宜之後,會刺激商人大戶的投資沖動。商貿繁榮,反過頭來又能帶來大量的稅收,有了錢,就能整軍經武。

大明和蒙古人鬥了一兩百年,經驗證明蒙古人不是不可戰勝的對手,關鍵是要有錢,一個騎兵的花費是步兵的三倍,而精騎要從小培養,更是耗費無算。可是一旦訓練成功,就如同職業運動員對戰業余選手一樣,能輕松虐殺馬背上的民族,這一點漢唐的歷史已經證明了。

更何況如今還有更加犀利的火器,足以克制騎兵。

其實對於中原王朝來說,只要自己不出問題,四周的蠻夷基本沒有機會。

開海不光是好處巨大,而且從各方面看起來,比起什麽一條鞭法,或者攤丁入畝,對既得利益集團觸動都最小。

海貿是講究實力的,小戶最多只能喝點湯湯水水,最肥的一塊還是被大戶吞下了。

唐毅思前想後,無論怎麽看,開海都是最好的選擇,甚至是唯一的選擇。

只是令他驚訝的是嘉靖顯然對這個提議興趣缺缺,相當不感冒。這就好比一個餓了三天的人,面前擺著大餐,竟然不吃,唐毅是怎麽也想不明白。

說到底,唐毅畢竟是個穿越者,他的思維模式和正統的明人有很大差別,比如唐毅堅信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耗子就是好貓!而明人則更加古板,他們認為要想抓耗子就必須用白貓,哪怕黑貓抓到了耗子,那也是旁門左道,是不能長久的。

若非財政到了不可維持的地步,嘉靖也不會耐著性子聽唐毅的這一套論調。哪怕他說的再有誘惑力,嘉靖還是猶豫不決。

“唐毅,你可知道海禁乃是我朝的祖訓,是不可更改的祖金科玉律?”

嘉靖的語氣又嚴厲起來,作為處處把朱元璋言行奉為圭臬的嘉靖皇帝,他是一萬個不願意挑戰祖訓,更何況,廢除市舶司還是他幹的,如果開海了,豈不是自打嘴巴!

聽到嘉靖的話,唐毅心裏一動,他忍不住長嘆,自己還是低估了明人的固執偏激,思想觀念果然不是一時半會能改變的。

可是他已經鋪墊了這麽多,如果不攻下嘉靖這個山頭,豈不是前功盡棄。

唐毅發了狠,成敗在此一舉。“陛下,小臣讀書以來,家父時常稱贊,說進步極快,孺子可教。小臣的師父荊川先生卻屢屢責備,說小臣連皮毛都沒領會,不堪造就。家父和師父言詞雖然不同,可他們對小臣都是一片愛護之心。長輩教導後輩,有和風細雨,有疾言厲色,只是望子成龍的一顆心是不變的。起止凡夫俗子,就連佛家也有金剛怒目、菩薩低眉。小臣以為太祖留下祖訓,所為者,就是大明江山千秋萬代,就是為了後輩子孫能治國有道,為了天下百姓安居樂業。至於開海禁海,不過是手段而已,太祖之時認為禁海更能實現目標,到了如今,似乎開海更加有利,陛下又何必猶豫呢!”

這番話說得朱厚熜心花怒放,眼前一亮。

所謂手段,就好像是穿絲綢衣服,還是棉布衣服,憑著喜好就行,只要穿暖不冷就可以了。

老朱同志留下的祖訓,是為了子孫好,總不會成心給子孫添亂吧?

順著唐毅的思路,不光是海禁,其他許多祖訓,只要嘉靖想,都可以此為借口,給悄悄改了。

嘉靖甚至想到如果這套論調提前三十年出現,或許大禮議就不會綿延那麽長的時間了。想想不久之前,看唐毅的奏疏,說他有宰輔之才。當時不過是一句戲言,經過這一番奏對,嘉靖對唐毅的好感直線上升。

這小子不像那些讀書讀死的榆木疙瘩兒,也不像寡廉鮮恥,貪墨無恥的小人,而且根據黃錦和陸炳的奏報,唐毅的人品操守都不差,再加上有見識,有辦法,的確是可造之材。

心情好了,看向唐毅的眼神也變了,嘉靖才猛然發現,這小子生了一副好相貌,雖然還未長成,可是身材高大結實,面容白皙英俊,鼻梁高挺,雙眼神氣十足,算起來嘉靖欽點了十幾位狀元,還沒有一個賣相能超過唐毅的。

偏偏又是應天鄉試的解元,他要是真能把財政危機解決了,讓自己能安心修道,就算擡舉他一下,賞個三元及第又如何?

唐毅不知道嘉靖想什麽,只能老老實實跪著,聽候發落。

嘉靖在地上走了幾圈,來到唐毅的面前,修長的大手按在了唐毅的肩頭。

“開海事關重大,朕還要詢問其他人的看法,你先回去好好讀書,溫習經義。要知道天子門生可不是那麽好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