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少女的事業

唐朝志怪與傳奇中活躍著一批本領高強的女俠,其中聶隱娘和紅線的故事最為著名。這兩個人的故事見於晚唐袁郊所著的《甘澤謠》。這兩個故事都與唐德宗時最強勢藩鎮魏博節度使田承嗣有關。

聶隱娘是魏博鎮大將聶鋒之女,十歲時被一個尼姑拐走為徒,帶至深山,五年後被送回時已身懷絕技,可飛檐走壁,長空刺鷹,取他人項上之頭,如反掌觀紋一般容易。聶隱娘一度成為職業刺客,後被田承嗣收入帳下,元和年間被派去刺殺其對手陳許節度使劉悟。但沒想到聶隱娘被劉悟的風範吸引,反了水。隨後,田承嗣又派兩大殺手“精精兒”和“妙手空空兒”前來行刺,都被聶隱娘化解。聶隱娘後來告別劉悟,遊於唐朝的山水間。文宗開成年間,有人在蜀地古棧道遇見過她。與聶隱娘並稱唐朝兩大女俠的是十九歲的女孩紅線。她本是潞州節度使薛嵩的丫鬟,當時薛嵩遭強大的魏博節度使田承嗣壓迫,田承嗣欲奪其境,薛嵩深為憂慮,又無計可施。紅線表示願解主憂,於是來回七百裏,夜入有上千猛士保衛的魏郡田承嗣府邸,但並未刺殺他,而是將其床頭的金盒拿走。後薛嵩又將金盒送還田承嗣,意思是,進入你戒備森嚴的府邸很簡單,你要不老實,可隨時取你人頭。田承嗣捧著金盒,驚恐絕倒。這就是著名的“紅線盜盒”的故事。其實,除了此二人外,還有一批無名俠女。先看晚唐康(車並)(一作康駢)所著的《劇談錄》中的一個故事。

長安潘將軍住光德坊,曾得玉念珠一串,此珠不但通財,還可使人有官祿。潘將軍故而十分珍視該珠,將其安放在府邸道場內,每月參拜。這一天,打開盛珠的玉盒後,發現裏面空了。潘將軍很郁悶,以為這是家破之兆。此事被京兆府的王超大人得知。王超已年過八旬,對此案發生了興趣,認為此案非尋常人所為。此日,王超路過勝業坊北街,見一個十七八歲的綰了三個鬟的女孩,腳穿木屐與少年踢球,接球而踢,高達數丈,觀眾驚異,王超亦為之叫好。後得知,此女居於勝業坊北門小胡同,與母親同居,家裏很窮,平時以縫紉為業。王超對這個女孩家多有資助,女孩對王超以舅相稱。其家雖窮,但女孩有時卻送給王超一些稀有的東西,比如南方進貢的洞庭橘,這在當時屬於皇宮之物,只有宰相和少數大臣才有幸得到皇帝的賞賜。如此一來,王超更是懷疑女孩的身份。但他不動聲色。直到一年後,王超對女孩說:“潘將軍一年前丟了玉念珠,你可知道?”

女孩微笑說:“我如何知道。”

王超說:“若你能找到,當重謝。”

女孩沉吟良久:“那珠確是我所取,只是與朋友打賭,沒想真的要它。來日您到慈恩寺塔院,我把該珠交與舅舅。”

轉天早晨,王超如期而往,女孩則早就到了。此時寺門雖開,但塔門還鎖著,女孩不急不忙,騰空躍起,其勢如鳥,眨眼間,已上到幾十米高的塔上。探手取珠,朝王超揚了揚手,隨後跳下高塔。而出現在下面這個故事中的女俠,身手更是不凡。

開元中,吳郡人入京應明經舉。至京,因閑步坊曲。忽逢二少年,著大麻布衫,揖此人而過,色甚卑敬,然非舊識,舉人謂誤識也。後數日,又逢之。二人曰:“公到此境,未為主領,今日方欲奉迓,邂逅相遇,實慰我心。”揖舉人便行,雖甚疑怪,然強隨之。抵數坊,於東市一小曲內,有臨路店數間,相與直入。舍字甚整肅,二人攜引升堂,列筵甚盛。二人與客據繩床清坐定,於席前更有數少年,各二十余,禮頗謹,數出門,若佇貴客。至午後,方雲:“來矣。”聞一車直門來,數少年隨後。直至堂前,乃一鈿車,卷簾,見一女子從車中出,年可十七八,容色甚佳,花梳滿髻,衣則紈素。二人羅拜,此女亦不答。此人亦拜之,女乃答。遂揖客入,女乃升床,當局而坐,揖二人及客,乃拜而坐。又有十余後生,皆衣服輕新,各設拜,列坐於客之下。陳以品味,饌至精潔,飲酒數巡,至女子,執杯顧謂客:“聞二君奉談,今喜展見,承有妙技,可得觀乎?”此人卑遜辭讓,雲:“自幼至長,唯習儒經,弦管歌聲,輒未曾學。”女曰:“所習非此事也,君熟思之,先所能者何事。”客又沈思良久,曰:“某為學堂中,著靴於壁上行得數步。自余戲劇,則未曾為之。”女曰:“所請只然。”請客為之,遂於壁上行得數步。女曰:“亦大難事。”乃回顧坐中諸後生,各令呈技。俱起設拜,有於壁上行者,亦有手撮椽子行者,輕捷之戲,各呈數般,狀如飛鳥。此人拱手驚懼,不知所措。少頃,女子起,辭出。舉人驚嘆,恍恍然不樂。經數日,途中復見二人,曰:“欲假盛駟可乎?”舉人曰:“唯。”至明日,聞宮宛中失物,掩捕失賊,唯收得馬,是將馱物者。驗問馬主,遂收此人,入內侍省勘問,驅入小門。吏自後推之,倒落深坑數丈,仰望屋頂七八丈,唯見一孔,才開尺余。自旦入,至食時,見一繩縋一器食下。此人饑急,取食之。食畢,繩又引去。深夜,此人忿甚,悲惋何訴,仰望忽見一物,如鳥飛下,覺至身邊,乃人也。以手撫生,謂曰:“計甚驚怕,然某在,無慮也。”聽其聲,則向所遇女子也,雲:“共君出矣。”以絹重系此人胸膊訖。絹一頭系女人身,女人聳身騰上,飛出宮城。去門數十裏,乃下,雲:“君且便歸江淮,求仕之計,望俟他日。”此人大喜,徒步潛竄,乞食寄宿,得達吳地,後竟不敢求名西上矣。(《原化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