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寶藏之謎

唐朝時,有大臣裴談,中宗時代曾任禦史大夫。在此之前,一度為懷州刺史。唐時懷州,在現在的河南沁陽。本故事說的是,裴談為刺史時,曾有懷州樵夫深入太行山麓砍柴。

日暮蒼山遠,走著走著,樵夫感到眼前一亮,有金光萬道從前面發出。樵夫驚異,披荊斬棘,一路攀緣,見一山洞,入洞後竟是滿洞黃金,裝了好幾間屋子,每鋌都有一尺多長。樵夫狂喜,但一時又不能全部弄走,後來取了五鋌,怕被別人發現,就用石頭將洞口堵住,做了記號。幾天後,樵夫駕車入山搬金子,卻迷失路徑,找不到藏寶洞在哪了。樵夫並不甘心,因為那些金子對他的吸引力太大了。加上他這些年一直在這裏砍柴,對太行山谷的地形很熟悉,他不相信自己找不到藏寶洞。返回城裏,他制造了很多開山劈石用的器具,裝了好幾車,欲再入太行,尋找藏寶洞。懷州有司戶姓崔,問其詳細,樵夫也沒隱瞞,道出原由。崔司戶很感興趣,表示願意幫助他一起去尋找那些金子。樵夫應允,於是二人又找了些勞力,準備進山。

與此同時,懷州刺史裴談的妻子,得了大病,這些天,把裴談搞得心驚膽戰。因為這裴談在唐朝時很有名。以什麽出名?懼內。他被認為是唐朝一代最怕老婆的人。史書記載,在他那位彪悍的夫人面前,裴大人往往如犯了錯誤的孩子在嚴父面前。而現在,妻子得了大病,這還了得?他求盡良醫,也不見治療效果,最後請來一位道士。道士稱其妻之病不難祛除。裴談問有什麽秘方。道士登壇作法,傳達了天帝的詔書:“吾在太行山的天庭寶藏,有一日洞開,被樵夫發現,我已給了他黃金五鋌,令其閉塞洞口,但他貪得無厭,又再次尋求洞口,沒找到後,現在準備器具,將再開挖吾之寶藏。現在發出如下警告:若為了黃金,開鑿不休,也許能找到寶藏。但懷州之民必將死亡殆盡,實在沒什麽好處。懷州崔司戶與那樵夫串通,傳來一問,自會明白。”

裴談聞後,急忙傳來部下崔司戶,問其情由,果如天帝所言,於是制止了尋寶活動。隨後,他妻子的病也好了。在這裏,寶藏的主人是天帝。在中國古代的神話譜系裏,天帝作為最高天神,是個比較模糊的概念。在先秦古籍中就有“天帝”的記載,被認為是誕生於開天辟地之初的自然神,為天神之最。後來,道家認為,天帝就是他們的玉皇大帝。他最初是一個王子,經過億萬劫難,始為正神,主宰天地人三界,但地位低於“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唐朝時,隨著道教被立為國教,民間和士人對玉皇大帝的信仰開始加深,詩人白居易有《夢仙》詩:“仰謁玉皇帝,稽首前至誠……”

如果說上面的故事太過神異,那麽同樣出現在《紀聞》裏的另一個有關藏寶的故事就有幾分可信度了,而且此事同樣發生在懷州。此事與《紀聞》的作者牛肅仍有那麽一點關系:牛肅的曾祖和祖父,都葬在河內郡(治所在懷州),派兩個家童守墓。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牛肅將守墓之一的家童小安,抵押給太原裴家。關於牛肅跟裴家的關系,我們不太清楚,只知道現在這個叫小安的男孩,做了裴家仆人。到了裴家後,小安白天幹活,晚上睡在牛棚。沒幾天,小安的牙疼病犯了,一連多日,疼痛不止。這天晚上,小安在迷迷糊糊中,好像聽到有人對他說:“小安!牙疼?”

小安說:“是啊。”

那人說:“為什麽不去尋找仙人杖,用它的根熬湯,含在嘴裏,可治愈。”

小安驚視四周,感覺像在做夢。四望無人後,他再次躺下,剛閉上眼,又聽到先前的話。小安自言自語:“難道是神靈在幫助我嗎?”

天亮後,小安上山去尋找仙人杖。所謂仙人杖,又稱退秧竹,為幼竹枯死的根莖。小安一通海找,在山林中竟真的找到一棵,挖掘其根,奇怪的是那根越來越粗,挖地三尺後,見一塊古磚,上有銘文。小安很好奇,將古磚掀起,是一個銅鬥,裏面都是金子,並有丹砂雜陳其中。小安不識字,不知道那古磚上銘文寫的是什麽,他沒有動那些金子,而是將古磚取出,隨後將那坑掩埋。至於仙人杖,小安大約忘記帶走了吧!他將古磚取回,又帶了些丹砂,返回村子。他將丹砂賣給收購的人,隨後去請教楊之侃,此人是該村學問最大者。他向楊之侃展示了古磚,引來很多人圍著看,不過小安沒有告訴人們此磚的來歷。楊之侃仔細看後,緩緩道:“我念出來你們莫要吃驚,這銘文寫的是:磚下黃金五百兩,至開元二十八年五月十八日,有下賊胡人年二十二姓史者得之;澤州城北二十五裏白浮圖之南,亦二十五裏,有金五百兩,亦此人得之。”翻譯過來就是:磚下有黃金五百兩,至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五月十八日,有一個二十二歲的姓史的流竄的胡人得到它;澤州之北、白塔以南,二十五裏,同樣有黃金五百兩,也將被此人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