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抱塔過海的晚上(第2/2頁)

劉隱之猛地想起他在明州旅舍做的那個奇怪的夢。正在他疑惑間,懷信把他拉入禪房,隨後進行了一番密談。

又過了幾天,棲靈塔失火。僧眾大驚,只有懷信躲在人群中,露出詭異的微笑。很快,“會昌法難”開始,大明寺也被拆除。顯然,在這個故事中,懷信已預測到朝廷將要大規模滅佛毀寺,於是施法術,護送鎮寺之寶棲靈塔越海而渡,將其隱藏起來;而在外人看來,該塔像是失火而毀。當然,這件事除了懷信外,在整個唐朝,只有劉隱之知道。武宗死後,宣宗皇帝即位,恢復佛教,棲靈塔再一次屹立於人們面前:它是被人重新修建,還是被神奇的懷信渡海抱回的呢?

無論如何,在武宗皇帝的最後幾年,唐朝第一高塔棲靈塔曾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裏。在這裏,人們感興趣的是:這位皇帝在當年為什麽要禁止佛教?原因不是一方面的。首先當然與他的個人愛好有關。他是一個虔誠的道教愛好者,寵信道士趙歸真,而後者一直以大力抨擊佛教為己任;其次,為的是解決唐朝的財政問題。因寺院僧人眾多,又納奴婢,田產更巨,卻不納稅,致使政府的經濟出現大缺口。第三是一則傳聞:武宗之所以滅佛毀寺,是為了搜捕他的叔叔光王李忱(後來即位的宣宗皇帝)。當時,武宗對這位在史上以大智若愚著稱的叔叔心有顧慮,幾欲謀害,在其逼迫下,傳說李忱剃度為僧,隱藏於寺院中。武宗故有此舉。

關於揚州大明寺棲靈塔的故事,或許就是這些了。慢著,在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還記載了一則關於該塔的異象:“陳少遊在揚州時,東市塔影忽倒……”這是唐代宗大歷年間的事,難道預示了多年後懷信將該塔渡海轉移的秘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