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誰的兒子?(第2/3頁)

“皇上想必還沒有聽說,康樂也在護送北燕皇帝靈柩回南京的人當中,那些侍衛尚且已經殉死,康樂自然不會獨活。而丁安……她雙腿齊斷,苟延殘喘多年,如今終於回到了當初她主子囑咐她最後去的地方,完成了最後的任務……所以她也已經死了,含笑而去,很安詳。”

“你說什麽?”皇帝倏然神情轉厲,眼神中終於流露出了難以抑制的怒火,“你是在告訴朕,知道當年舊事的人當中,就只剩下你和建真了?”

“當然不是,除了小影之外,還有某些無足輕重的大人物和小人物。”

說這話時,越老太爺的表情依舊鎮定,仿佛自己此時說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那個紋身匠我已經帶了回來,此外,安妃還活著。李建真把她安置在一座尼庵。另外,當初給那個宮人接生的穩婆也依舊還健在。雖說他們算不上什麽最關鍵的證人,但皇上可以親自問,不論安妃也好,紋身匠和穩婆也罷,他們互不相識,是否串供,那些幹久了審訊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證人之中還有一個當年的妃嬪,如果說之前皇帝只信了三分,那麽此時他終於是信了七分。盡管此時應該立刻讓越千秋脫衣服,然後設法驗看他背上的所謂血狼印記,但他本能地相信越老太爺在這種事上不曾撒謊,而且既然小胖子看見過,他只要回頭一問便知端倪。

然而,他卻仍舊忍不住問道:“那朕問你,蕭樂樂為什麽要帶著兩個孩子離開本來應該安安穩穩的北燕,跑到這畢竟是敵國的大吳來?她如果是為了把其中一個送進宮,瞞天過海,覬覦我大吳帝位,一個就夠了,為什麽要兩個?”

“雖說這只是我的推測,但我這會兒說出來,皇上可以和小四千秋一塊參詳參詳。肩膀上有個那麽醒目的青狼,蕭樂樂一定也知道,丁安把甄容送過來後,李建真一定會心生疑竇。”

“畢竟,李建真被她說動有了一番做事心思之後,遊說皇上建了玄龍司,可她並不是盯著文武百官那些陰私,卻有對付北燕的心思。她對蕭樂樂的身份也很好奇。所以呢,皇上和蕭樂樂的事情,李建真是知道的。至於蕭樂樂的身份,她順藤摸瓜查到北燕,最後也知道了。”

越老太爺停頓了一下,給眾人,又或者說皇帝一個接受事實的機會,這才繼續說道:“所以,我倒是覺得,甄容送過來只是個幌子,她既然有意讓小影知道她來了金陵,又把千秋用那種方式送到了我眼皮子底下,也許就是為了讓我和李建真疑心千秋才是真正要送過來的。”

這是一個相對合情合理的解釋,然而,越千秋卻本能地覺著,越老太爺還沒把話說完。

而另一頭的越小四正在那若有所思地打量正在冥思苦想的越千秋,可讓他意想不到是,老父親竟突然轉頭看向了自己。

“小四,你在北燕呆了很多年,那你知不知道,蕭樂樂和蕭敬先姐弟倆的父親,乃至於祖父,曾祖,高祖是個什麽狀況?”

越小四只覺得額頭青筋突突直跳,如果問話的不是父親,他簡直想直接罵回去——我在北燕又不是那些登記戶籍的小吏,我怎麽知道蕭家上溯幾代人是什麽情況!可他想想老頭子問話必有用意,只能絞盡腦汁地回憶,好一會兒才給出了一個不那麽確定的回答。

“蕭家姐弟的父親好像死得挺早,人挺正派,沒有三妻四妾。至於再上頭的祖父,聽說也是個挺默默無聞的人,好像在蕭敬先他老爹成婚之前就死了……”

說到這裏,他突然打了個頓,倒吸一口涼氣道:“老爹你的意思是蕭家人都早死?”

外頭越千秋正在嘀咕越老太爺剛剛那問題簡直是查戶口本,可聽越小四說著說著他就覺得不對,等越小四突然反問的時候,他心裏咯噔一下,隨即忍不住生出了一個念頭。

蕭敬先那樣使勁折騰,不會是想著家裏人一代代都早死,所以幹脆亂來一氣吧?

“從蕭家姐弟上溯五代人,無論男女,全都沒有活過四十歲。”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越老太爺笑了一聲,卻談不上高興,反而有些說不出的感慨,“小影陪著蕭樂樂去看過的那些名醫,雖說大多數都只著眼於解決她是否能生育的問題,卻也有兩個眼明的。”

“蕭樂樂雖說自幼騎馬練武,但身體沒有看起來那樣健康。這是小影事後從大夫嘴裏問出來的。正因為身體有些先天不足,所以她受孕比一般女子要困難。而且最重要的是……唔,好像在千秋一個孩子面前說這個不大妥當。”

越千秋頓時翻了個大白眼:“爺爺,你當我是三歲小孩嗎?有什麽話是我不能聽的?”

見越千秋一副我已經長大了的表情,越老太爺這才嘿然一笑:“那我可就說了。當初蕭樂樂看的大夫裏頭,有一個常常給金陵王公貴戚家的女眷看病。他說,蕭樂樂流露出的那種態度,似乎不喜房事,和那些變著法子想固寵的內宅婦人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