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皇帝和千秋(第2/3頁)

侍立在皇帝背後的陳五兩暗自點頭,心想也難怪皇帝很放心越千秋和英王李易銘混在一起。有這樣一個聰明剔透,卻又懂得分寸的同伴,那位皇子這些年真的懂事多了。

皇帝亦是贊許地說道:“如果天底下的人都能像你這般不貪,那便會少很多紛爭。”

“多謝皇上誇獎。只不過,人家送出的東西,我直接不要,拂卻了人家一片好意不說,以晉王的性子,說不定還會惱羞成怒。可是,他到金陵之後除卻官爵和王府之外,就那麽一點俸祿,還養了這麽多人,這些東西給了我,豈不是坐吃山空?所以,這就需要皇上了。”

皇帝被越千秋說得忍俊不禁:“哦,朕倒是想不到,此事朕還能幫忙?”

“很簡單,晉王借我的手,將這些年在大吳經營起來的產業獻給皇上,從而表示對於大吳的忠誠。而皇上深感晉王誠意,轉手把這些東西原封不動賜還晉王,讓他那一大家子人能夠休養生息。這樣一來,原本見不得光的這些產業,就過了明路了。”

皇帝眼神奇特地盯著越千秋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最後才笑了起來:“讓朕說你什麽是好?蕭敬先既然舍得把東西給你,說不定是為了留條後路,說不定是有其他盤算,你明明答應了下來收了,卻又兜這麽大一個圈子去還給他,還可能冒著得罪他的危險,值得嗎?”

我也不想啊,可誰讓這孽緣越掰扯越不斷,現在竟然還越來越深!

越千秋根本不用假裝就深深嘆了一口氣,隨即一字一句地說:“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短,我在上京那會兒,那是沒辦法才和北燕皇帝還有他纏夾不清,現在他既然到了大吳來,我只希望他老實一點兒,別出幺蛾子。我這麽一折騰,誰都知道皇上是明君,他是忠臣,對他對皇上都好。至於我自己,也就是損失一筆本來就未必是好事的錢而已!”

陳五兩見皇帝嘴角上勾,顯然心情很不錯,便幹脆湊趣道:“所以這竟是一石三鳥?”

“就是這個道理。”越千秋說著就咧了咧嘴,隨即笑眯眯地說,“而且,我今天故意招搖過市地盤點了那些產業,就是希望有人幫我把消息散布出去,最好趕緊來找我和晉王的茬。話說我能不能在皇上您這兒直接草擬一道奏疏,以便到時候砸在某些人臉上?”

如此兒戲的要求,換一個人根本提都不敢提,皇帝卻笑著拍了拍扶手,對陳五兩吩咐道:“去,給千秋伺候筆墨,等他寫好了你去歸档,這小子的直奏之權,從來就不放在正經地方,不過能用在這時候,卻也總算沒辜負朕這麽多年來偏袒他。”

“多謝皇上偏袒!”越千秋再次唱了個大喏,趁著陳五兩一走開,他一個滑步到了皇帝身側,卻是做了個鬼臉,隨即眼疾手快抓了一塊松仁酥,直接塞進了嘴裏,三兩口下肚之後,那股餓到冒虛汗的感覺總算是壓下去了。

還不等他再來一塊墊饑,就只見那一盤點心突然之間被人直接遞到了自己面前。擡頭看見是皇帝,訕笑的他也顧不得客氣,接了過來後又塞下去兩塊核桃餅,這才偷覷了一眼那邊還在忙著擺弄紙筆的陳五兩,悄悄謝了一聲。

“你啊,怎麽老是餓死鬼投胎?”

“一急就顧不上……再說了,我好像有點低血糖……”含含糊糊的低血糖三個字一出,嘴裏食物還沒咽盡的越千秋就立時幹咳了兩聲解釋道,“我的意思是,我這人餓不起,偏偏還老是一急起來就不管不顧忘了準備吃的。”

皇帝不以為忤,反而笑著說道:“今天中午朕留了四位宰相偏殿用膳,那三個都是規行矩步,略沾了沾口就放下筷子,只有你爺爺,旁若無人大吃大嚼。結果接下來熬了一下午,他們三個比你爺爺年輕的都露出了疲態,倒是他這個年紀大的精神奕奕。”

越千秋笑吟吟地說:“因為皇上您是心胸寬大,不計較小事的仁君,所以爺爺才會不怕皇上怪罪失儀,我才敢這麽放肆。”

“朕可以讓你們毫無顧忌地吃就是仁君?那這仁君還真是好做!”皇帝樂得下頜兩縷平日裏倍顯威嚴的胡須都顫抖了起來,指著面前這沒大沒小的少年喝道,“快去寫你的奏疏,寫完謄抄,抄不完不給你吃飯,朕今天就不仁一次!”

“是是是……”越千秋一本正經答應了,卻是一手端著點心直接過去了。

而那邊書桌旁等候的陳五兩見皇帝搖頭歸搖頭,臉上卻笑著,分明並不計較這憊懶的行徑,他就更加不會提醒又或者責備,鋪好大箋紙後,就將飽蘸濃墨的筆遞給了越千秋。

盡管越千秋這個六品官幾乎不上朝,上書的次數也只有寥寥數次,但陳五兩身為天子身邊最得力的心腹,還是每一份上書都沒有落下,包括那份武英館辦學可行性報告。此時此刻,在旁邊充當人形鎮紙的他剛剛好能看清楚越千秋寫的每一個字,不知不覺就看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