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國士的價碼(第2/2頁)

和太聰明的人打交道,確實是不容易,越影此時打心眼裏這麽想。

他是護衛,不是智囊,所以並不擅長這一點,而越老太爺一大把年紀,更不可能親自潛入敵境來見蕭敬先,當然如果能,他也絕對不會同意。所以,臨行前越老太爺幾乎是窮盡一切可能,列舉了也許會發生的情況,而後一一設計應對的方式。

而蕭敬先在他一露面之後的種種應對,並不是沖著最難應付的那種方案去,而是直截了當到不需要半點拐彎抹角。

此時,他穩定了一下稍稍有些浮動的心神,沉聲說道:“晉王殿下並不能歸為叛臣,也不是叛將,所以率軍也好,策反也罷,甚至殺人,未免全都看輕了殿下的價值。我家老太爺的意思是,晉王殿下何妨將丟棄北燕大好榮華富貴前往南吳的理由公諸於眾?”

直到這一刻,越千秋才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蕭敬先固然對他說過此行南下是要找尋外甥,而這是北燕皇後的生前留信,可這種沒根沒據的事和他說說也就完了,如今爺爺竟然說讓蕭敬先將其大白於天下?這怎麽大白於天下?

蕭敬先該怎麽說?直說我去大吳找外甥?

而越影很快就說出了後續:“我們放出消息,說你隨同九公子到了固安,將要南下大吳。以北燕皇帝的性格,那些叛軍不過是當成土雞瓦狗,定然會拋下叛軍親臨北燕南京府,乃至於親下固安,屆時,你二人無論是當面也好,傳信也好,把話說清楚,豈不是最好的機會?”

爺爺這是在逼蕭敬先當眾剖明態度,斷絕其將來再叛的可能性嗎?可蕭敬先是什麽人,這個反復無常,變幻不定的家夥,會因為和北燕皇帝的公開決裂,就自此歸附南吳,忠心耿耿為南吳所用?更何況就算蕭敬先賭咒發誓,他都覺得不可信,爺爺又怎麽會相信?

越千秋那張臉這會兒難看極了,饒是他一直覺得爺爺很厲害算無遺策,此時卻不大看好。

而蕭敬先卻依舊不動聲色:“那我付出了這樣的代價之後,南朝會如何待我?”

“君以國士投我,我以國士報之。這是我朝皇上的原話,囑我帶給晉王殿下。”越影說著頓了一頓,隨即露出了一絲若有若無的微笑,“當然,這樣的承諾很空洞。所以,皇上大略定了三條,請晉王殿下酌情增減。”

“第一,晉王殿下歸附之後,皇上仍將封你為晉王,一應禮遇悉數與你在北燕平齊。”

光是這第一條,就連小猴子聽了,也不禁為之咂舌,更不要說非常清楚此中含義的越千秋了。在王爵非常稀罕,尤其是異姓王百年只出過三個,而且從來不世襲的南邊,這樣一個王爵有多重的分量,是個人都能深刻體會到。

“第二,晉王殿下歸附之後,皇上會授以太子太傅之職,不是虛職,而是實授。也就是說,晉王殿下將是將來太子的老師。”

這一回,越千秋卻聽得呆了一呆。讓蕭敬先這麽個妖孽去教導太子……皇帝不怕教出個小妖孽來?如果英小胖成了太子,那小家夥扛得住嗎?

就連蕭敬先,此時此刻也不由得為之動容,隨即不禁莞爾笑道:“沒想到我這個在北燕人厭狗憎的角色,在南吳皇帝的心目中,竟然有如此價值。人人都說南吳皇帝軟弱可欺,先是太後,而後是大臣的提線木偶,實在是太小看他的魄力了。”

越影微微頷首,仿佛是感謝蕭敬先對本國君王如此高的評價,隨即這才說出了最後一句。

“第三,九公子曾經在金陵開了一家武英館,匯聚天下少年英傑而教之。如若晉王殿下肯歸附,皇上想請您接任武英館第一任山長。”

武英館有山長這玩意嗎?

一手締造了武英館的越千秋不禁陷入了震驚和混亂。他好像是打算造一個學生自治的學校出來,所以極力弱化朝廷和教官的地位,現在皇帝竟然想把蕭敬先塞進來掛名當山長?這學校回頭鐵定會成為金陵第一名校吧?

是闖禍有名的那個名!

然而,越千秋到底還是聽明白了,這尊榮禮遇固然夠了,可實權同樣說不上。想來也是,誰能讓一個出身敵國的親王掌握兵權?正當他以為蕭敬先要討價還價的時候,他卻只見蕭敬先的臉上綻放出了一絲毫不掩飾的笑意。

“很好,成交!”

竟然答應了!越千秋不禁目瞪口呆,而更讓他瞠目結舌的是,蕭敬先看著他又添了一句話:“當然,我不是因為這些條件答應的,是看在千秋這些天來對我的照顧份上答應的!聽說武英館是千秋搗騰出來的,最有希望入主東宮的英王和他相交甚篤,所以我很有興趣。”

越千秋頓時沒好氣地呵了一聲。他和英小胖屁的相交甚篤,他躲那小胖子還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