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吃飯問題(第3/3頁)

可是解池不產鹽的傳言就像瘟疫一般地傳開了,很快京師裏面也有了解池變紅蚩尤重生的傳言,說的有鼻子有眼的,宛如親見一般,真宗也感到有些為難,若是解鹽不出了,朝廷的壓力就越發大了,這次好歹從平西王手中討了些銀子出來,若是下次的話,就沒有什麽理由了!

各地來解州收購食鹽的行商們都有些瘋狂了,大肆收購著市面上搜能夠買得到的每一粒食鹽,當地的鹽價已經較之以往高出了三倍都多,依然還有繼續上漲的強勁勢頭。

“王爺,是不是該殺一殺價?”負責鹽場的幾位官員現下都算是直接替我打工的,聚在一起商量這次食鹽停產的原因和鹽價不斷上漲的問題,“如果照這個勢頭繼續漲下去,很多地方的鹽價會攀升到很高的價位,人們會吃不起鹽的!”

食鹽是人類必須要攝入的東西,如果兩天不吃鹽,還沒有什麽感覺,如果十天不吃鹽,那就要出問題的!一旦全國各地以來解鹽的地方都面臨天價食鹽之後,必定民怨沸騰不得聊生,接下來很可能就是一場暴動,這種例子以前已經有不少了。

所以說食鹽的朝廷的賦稅主要來源,但也是一個必須穩定保證的生活必需品,一旦食鹽的生產和銷售環節出現了問題,朝廷的穩定性必然會出現不可預料性。

幾位官員長期替朝廷管理鹽務,自然是知道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因此建議采用庫存的食鹽來平抑已經瘋狂上漲的鹽價。

“這樣不是辦法!”我搖了搖頭。

像這種投機性的掠奪性采購,我在後世見的多了,現在的行商們都已經將鹽價哄擡起來,肯定是不會放任鹽價下跌的,即便是朝廷的庫存放到市場上,也不會出現鹽價下跌的情況,最都是被幾十家大鹽商合夥兒瓜分了,因此拋售這個建議並不實際。

就好比是一家具有獨特概念的資源性上市公司,隨著可開采資源的逐漸減少,股價只會越來越高,當然前提就是這種資源是被他獨家所壟斷的。

可惜,解州的鹽池雖然產量巨大,做的卻不是獨門買賣!

在我完全掌控的西北,就有青鹽這種東西存在。

“發財的機會到了!呵呵——”我深知這一次解州鹽池危機給我帶來的巨大機會。

自從李繼遷被我給搞掉之後,黨項人已經沒有實力在西北橫行,除了願意歸附的人以外,其余的有組織的部落都被驅逐到更西面的地方,因此整個青鹽的生意現在都被我給壟斷了,每年的產量就有幾十萬擔,根本不發愁貨源問題,唯一沒有放開銷售環節的理由,就是為了不影響當前的鹽業銷售,基本上維持這朝廷公布的價格水平。

這一次朝廷依賴為主要鹽業產地的解州鹽池突然不出鹽了,無疑是給我的青鹽生意帶來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前來解州搜購存鹽的都是些江南的行商,這些人將鹽販運到各地後,所獲取的利潤以十倍甚至數十倍來計算,早已經是賺得肥的流油兒了。

趁著這一次他們大肆收購食鹽,借以提高鹽價獲取暴利大發國難財的機會,我不坑他們一下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只是從現在的形勢看來,食鹽收購還沒有發展到最火暴的地步,我一面密切關注著市面上的現貨價格,一面迅速命人回到西北,要宋迪立刻調集大量人手,將西北的青鹽集中起來,隨時準備運到解州來緩解鹽務危機。

可是不知道怎麽回事兒,我調集青鹽的消息居然給走漏出去了。

敏感的鹽商們立刻意識到,解州的存鹽肯定不多了,否則平西王絕不會從西北調集青鹽,這路上的運輸就不是一個月能夠完成的,也就是說,只要將市面上的食鹽收購完畢,解州將無鹽可出,在起碼一個月之內,整個江南所能購買到的食鹽,將統統集中在他們的手中。

鹽價的漲勢在這個消息的刺激之下,宛如火箭上天一般攀升起來。

“大人,形勢越發難以控制了,眼看鹽價一天數變,市面上的鹽已經價比白銀了!”手下的幾個負責鹽務的官員們都坐不住了,吩咐到我這裏來討問主意。

負責鹽務的官員們無疑是天下最肥的,可是一旦鹽務出現這麽大的危機,他們也是最先會倒黴的,因此眾人都很惴惴,不知道如何處置才不會被上司責怪下來。

“再不動用庫存平抑鹽價,恐怕形勢會一發不可收拾的!”有人憂心忡忡的說道。

實情卻也如此,眼下民間尚有存鹽尚未用盡,家戶們還可以支撐一段兒時間,可是若敢持續一個月的高鹽價,很多人就會因為吃不起食鹽而揭竿造反了!

事情已經到了非常危急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