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並州形勢(第3/3頁)

於是眾人一致要求跟隨王爺平叛,為國效力。

本來大宋的軍隊就都是雇傭軍,也就是說朝廷出錢養著,只要有人給糧餉,跟著誰不是一樣?這位王爺看上來力量相當強大,比較起來,清源軍節度使就是弱勢群體了,跟著誰比較有前途,是個人都知道啊!

胡雲將部屬歸攏了歸攏,居然又整合出三千多人馬來,其中五百騎兵,余者皆為步兵,我去視察了一下,雖然在訓練上有所缺乏,可是基本素質都還不錯,若是好好地調教一番,也能勝任不少工作,於是就將眾人收納入大軍之中,單另編為一營,仍然以胡雲為主將統領,下屬軍官皆由他自行任命。

胡雲感到我對他相當信任,不由得大嘆跟對了主公,自是熱情高漲,願意為大軍在前開路,一路進入並州中心的太原府地界。

“王爺,那蘭成帶著王爺的兵符印信北上回清源軍節度使處報信,一定會沿途通知各處人馬戒備的,這一路上都是趙元禮的親信控制著各處兵馬,恐怕惡戰不少,王爺要提前做好準備啊!”整編完部隊的胡雲好心提醒我道。

我點了點頭道,“你說的倒是實情,如今的清源軍治下,究竟有多少兵馬?”

胡雲想了一下後回答道,“晉中的祁州、並州、汾州、威勝軍、平定軍,統統歸於清源軍的管轄,趙元禮的勢力不小,我方才測算了一下,估計能有十幾萬兵馬,可是既然他有謀逆的心思,就不可能不私藏一些家底兒的,保守估計的話,應該不下二十萬人馬才對!”

“二十萬人馬?!”我頓時吃了一驚,雖然說清源軍沒有什麽參加大戰的機會,都是些地方性武裝,可是蟻多咬死象,我現在的人馬加上剛收編的胡雲所部,也不過一萬五左右,要與七八倍的敵人作戰,似乎有些太不相襯了。

胡雲見我有些驚訝,便安慰道,“趙元禮的兵馬如今分為南北兩大部分,再加上各處總得有些人留守,所以南線的主力大概有六七萬人,大多分布在汾州以北的陽涼北關與北面的祁州一帶,分散了開,各個重要據點上面也就是兩三萬人吧!”

饒是如此,也有些難辦了,我今次帶出來的人馬以騎兵為主,擅長奔襲作戰,若要攻城略地,還的補充些步兵才行,可是綏德離此有些遠,一時之間也無法調集大量的步兵前來馳援,近處麽,雖然能夠從民間征兵,但是新兵上戰場的話,不幫倒忙就謝天謝地了,哪裏敢指望他們奮勇殺敵?

想來想去,我如果想要從此地一路北上的話,首先就要使趙元禮分兵他處,這樣才能將他的各地兵馬逐一蠶食掉,積小勝為大勝,壓縮他的生存空間,最終將整個河東路掌控在我的手中。

我向胡雲討來他軍中的地形圖,同石胖子以及胡雲等部將一同研究了之後,決定分別派人去綏德、三關、以及東南方的隆德軍傳信兒,告知他們清源軍節度使趙元禮勾結契丹與楚王,準備叛亂的消息,以樞密院副使平西大將軍的名義讓他們分別派兵,從各處對趙元禮造成威脅,盡量吸引他的兵力,以使我能夠率軍直搗太原府,來一個斬首行動,將趙元禮這個禍患一舉成擒!

“王爺為什麽要如此大費周章?”有部將對我的做法很不理解,“憑我們西北大軍的實力,只需要從晉州將一萬大軍速速調來,我們兩萬五千大軍便可以橫行整個太原府,諒他趙元禮的二十萬人馬也不過是土雞瓦狗而已,根本就不堪一擊!”

我搖頭道,“並非我多此一舉,而是趙元禮雖然裹挾諸人隨他叛亂,可是能夠真心跟隨他的死黨並不很多,如果我大軍開進,必然大開戰端,趙元禮如果以大軍與我決戰,雖然能夠勝之,但傷亡必然沉重,本王是看在同種同族的面子上,不願意在太原府大開殺戒罷了!”

當初太宗皇帝伐北漢的時候,整個並州剩下的沒有幾十萬人,可謂是十室九空,形象極其慘烈,如今不過十余年,我可不願意自己再擔上一個劊子手的名聲,雖然我是站在討伐叛亂的正義立場上。

這下子眾人就理解我的意思了,誅其首惡,不計協從。

“末將等誓死追隨平西王大駕,號令下時,莫敢不從!”新近歸順的胡雲等人更是將口號喊的震天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