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暗潮洶湧(第3/3頁)

“楊兄也不請孤王坐下來喝杯茶水?就這麽站著,似乎不是天波府的待客之道啊!”蜀王看了看我,似乎很有些底氣。

我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心道希望他來的時候不要被人看到才好。不過我自己也知道這怕是一種奢望了,即便是蜀王遠在川中,身邊也必然會有太宗皇帝的耳目,更何況他現在已經來到了天子腳下京師之中?

轉身給蜀王倒了杯茶,我有些懷疑地問道,“川中的日子何等逍遙?殿下何必非要來淌這一趟渾水?即便坐上了那個位子,也未必就比現在快樂。”

蜀王不答話,只是悶聲喝了一口茶,然後才幽幽嘆道,“孤王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耳!”

“此話怎講?”我追問道。

“父皇為了給三弟掃清障礙,不惜拿我開刀了!”蜀王有些苦澀地回答道。

唉!我嘆了口氣,心裏面真的有些想不明白,大皇子蜀王的能力明明要比三皇子韓王趙恒強了很多,為何太宗皇帝竟然會做出這麽一個令人費解的決定?難道說每個帝王都想個自己的後代們制造點兒麻煩麽?或者,是一個天大的麻煩!

“如果殿下躲在川中不出來,怕是皇帝陛下也拿你沒有辦法吧?”我有些不解地問道。

這麽淺顯的問題,蜀王不會看不出來,更何況他那個謀士陰明雨也不是吃素的,怎麽會同意他出川入京師?難道這其中還有什麽隱情不成?

聽了我的問話後,蜀王臉上的表情有些古怪,“我沒有做皇帝的心思,可是父皇卻有廢了我的心思!我不想做皇帝,可是有人卻想讓我做皇帝!事到如今,有些事情也又不得我了!”

“難道是你的手下們想要擁立你?”我反問道。

蜀王在揚州大都督任上就已經有了很多追隨者,後來到了蜀中執掌軍政大權,更是搜羅了不少的文臣武將,這些人想要上位,就必須讓主子擁有更大的權勢,耳蜀王想要擁有更大的權勢,就唯有登上皇位一途了!或許就是這些人存了擁立的念頭,試問天下還有什麽功勞能及得上擁立之功呢?

“若是三弟真有治國安邦的才能倒也罷了,起碼我還能壓制住手下的躁動,可是楊兄你也不是不知道,三弟除了會作兩首上不了台面的詩賦,會在父皇面前討個歡心外,還有什麽其他的優點麽?”蜀王忍不住大發牢騷道。

我無言地點了點頭,三皇子韓王趙恒的確沒有什麽出眾的才能,或許只是太宗皇帝看他順眼而已,所謂傻人自有傻福,怕就是在形容他。

“楊兄你有所不知,這一次孤王是奉召入京,並非妄自行動,若不是父皇說自己的身體日漸衰弱,怕不久於人世,孤王是斷然不會回京的。”蜀王嘆道。

“皇帝陛下一世英名,這件事情卻做的——唉——”我不禁搖了搖頭,可是後面的話卻不敢說出來,心裏面明白是一回事兒,說出來就是另一回事兒了。我可不希望這話傳了出去,最後進了太宗皇帝的耳朵裏面,給自己造成什麽不利的影響,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才是最明智的選擇,我沒有必要參和到人家的家事中去,這也是皇家的一個忌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太宗皇帝的意思,無非就是說,這天下乃是我趙家的天下,想把這皇位傳給誰,那可是我趙某人的自由,由不得你們異性臣子們說三道四妄自議論!那怕我將這皇位傳給一個傻子,那也是合情合理的!

“只是皇帝陛下,你這麽做可是給本來就處在發展中的大宋朝埋下一個不穩定的因素啊——他年發芽結果,會造成什麽影響就難以把握了。”我搖了搖頭,很是位太宗皇帝的糊塗決定感到有些不值。

“然則——”我想了想後說道,“蜀王殿下你一到京師,行動就由不得自己了!皇帝陛下如果真的有心對付你的話,也只是一句話的事情,殿下可有什麽對策?”

蜀王微微一笑道,“本來我是沒有什麽把握的,可是臨走的時候卻談成了一樁買賣,信心大增!如果楊兄再肯助孤王一臂之力的話,那我的勝算就更大了!”

“哦?不妨說來聽聽。”我好奇地問道。

“天龍寺的無可上人,已經答應為我在京師中的行動護法了——”蜀王附在我的耳邊,信心十足地低聲說道,“久聞楊兄與陳老祖交好,若是你能夠說服他老人家站在我這一邊兒,那事情可就好辦多了,這個忙,楊兄一定要幫到底才是啊!”

“天龍寺的無可上人——”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聽到蜀王已經同大理國的護國神僧達成了共識後,我的內心震動,以至於連蜀王後面所說的話都沒有聽太明白。

這算不算裏通外國呢?畢竟大理目前也算是我們大宋朝的敵對勢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