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屯邊大計(第2/4頁)

我閑來無事的時候,就卷一襲草席鋪在地上,斜靠在大樹底下乘涼,聽著樹上的知了叫著,喝著泡好的菊花,偶爾在吃上幾塊兒瓜果,倒也是愜意得很。

在我同近衛們連著幹掉了三十顆大西瓜以後,終於有人來報,軍師回來了。

“石雷見過大人。”王石雷風塵仆仆地走了進來,身上帶著滿身的暑氣。

前些日子,因為某些原因,我特地將七郎派了過去,陪同王石雷一道,代替我全權處理夏州的事務,此時回轉,自然是功德圓滿了。

“免禮,免禮——”我扔掉一快西瓜皮,將手擦了擦,從旁邊的水井裏面親自提出來幾只冰好的大西瓜,熱情地招呼道,“石雷,你路上辛苦了!先坐下來,喘口氣兒,吃塊兒西瓜消消暑氣!”

王石雷確實也感到有些疲乏,在這麽酷熱的環境中長途跋涉,確實比較傷身子,因此也不客套,坐下來先洗了把臉,擦了擦身子,便捧起西瓜大嚼起來,沒有片刻,半顆西瓜就下了肚子。

我再遞過去菊花茶的時候,王石雷已經艱難地擺了擺手,意思是說實在喝不下去了,我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少歇了一會兒後,王石雷終於緩了過來,長出了一口氣後非常舒服地說道,“唉,差點兒就慘死過去!三伏天趕路,真不是人幹的!”

“怎麽樣?獨攬大權生殺予奪的滋味兒如何?”我在一旁笑吟吟地問道。

王石雷長嘆一聲道,“爽是爽了點兒,可就是有點兒不適應,看來我還是成不了大事的人。”

“怎麽回事兒?”我不由好奇道。

原來王石雷和七郎去夏州,也是為了處理勾結李繼遷的當地豪紳的問題,因為有銀州的前車之鑒,所以操作起來也並不困難,只不過與銀州比較起來,夏州的親黨項勢力更加囂張一些,最後王石雷不得不動用我的令牌,狠狠地殺了幾個出頭鳥後,才將情勢平復下來。

“石雷你也不必介懷!”我安慰道,“要知道夏州與銀州還是有區別的,銀州畢竟在長城之內,人心思定,朝廷的威信還是有的,而夏州則地處長城以外,臨近大漠,很多人都過著半遊牧的生活,崇尚實力,國家概念淡薄,只知道武力以群分,巧取豪奪強者為尊。我王師初到,自然一時無法消除李賊造成的影響,受些羈絆也是意料中的。”

王石雷點了點頭,“話雖如此,可是辦起來還是有些介懷。大人,你下一步有什麽打算呢?”

“朝廷讓我種地啊!過些日子,農具種子什麽的就送過來了,據說同來的還有一些會種地的人才。”我百無聊賴地回答道。

“為今之計——也只有這樣了!”王石雷搖了搖頭,皺著眉頭分析道,“只可惜給了李繼遷休養生息的機會,過不了多久,他就會卷土重來了。”

“我何嘗不知道這一點?”我十分無奈地回答道,“目前我根本沒有實力西征,那裏可是李繼遷的老窩啊!屯田的話,起碼可以有個事兒幹,不致於使士兵們無事生非,要知道西北的冗兵已經有十多萬人,這些人不事生產,卻要耗費難以計數的糧餉,確實是一個問題。從這一點上來看,朝廷的決定也沒有錯。”

“削減兵員,墾荒屯田,事情雖然利國利民,卻難於執行啊。自古以來在西北屯田的人不在少數,可是成功的卻寥寥無幾,大人你也得仔細籌劃才是。”王石雷不得不小心提醒我道。

我深感贊同,當初屯田的人,著名一些的如曹操和諸葛武侯,都取得了成功,不過這些人都是權力的絕對控制者,有能力也有威望更有魄力,一聲令下,沒有人敢說不,可是我要屯田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打李繼遷時大家肯聽我的號令,那是因為李繼遷對他們產生了重大威脅,可是逼著他們去種地,這就難說了,想來是會有不少人反對的。

想來想去,還是要得到朝廷的書面保證才行,屯田要形成制度,才能保證西北的長治久安。

於是我又上了一封奏章,說明了西北冗兵與屯田的困難,這一次卻足足等了一個月的時間,方才等到了朝廷的使者,不是別人,正是太宗皇帝的三皇子趙恒。

“原來是他啊——”我接到信使的報告後笑了出來。

“大人何故發笑?”王石雷有些不解地看著我問道。

“石雷你有所不知啊!”我笑著說道,“這位三皇子乃是當今皇帝的愛子,恐怕很有可能登臨大寶,不過他的年紀畢竟小了些,皇帝派他前來西北協助我處理屯田事宜,其實只是為了給我張虎皮而已,借著這位皇子親王的名義,辦起事來就方便多了。”

“原來如此!”王石雷恍然大悟,可是又苦著臉問道,“好是好,可是這些皇親國戚很麻煩的,一個招待不好,恐怕日後有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