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鹽字當頭(第2/3頁)

“這件事情——”我沉吟了一下問道,“石雷你怎麽看?”

王石雷來到沙盤前面,指著上面的城池標志對我說道,“夏州和銀州,都是地處大河之上,水利便利,是西北少有的富饒之地,而且一處東北,一處西南,一在長城之內,一在長城之外,李賊占據了這兩個地方,可以互為犄角,遙相呼應,進可攻退可守,對我們實在不利。而且,黨項人馬的收縮也表示,他們注意到自己的人數劣勢,希望將兵力集中起來,依靠銀州和夏州與我們展開持久戰,而不是膠著於城池的得失。”

“是啊——”我深有感觸地嘆道,“對於我們來說,速戰速決才是上策!可惜黨項人的遊騎過於靈活,很難捉摸,因此戰機也不好把握,若是李賊真的占據了銀夏等州死守,那反倒是老天照顧我們了!如今麽,嘿——”說罷搖了搖頭。

遊擊戰術是最難以對付的,不管是流寇也好,還是像李繼遷這樣具有一定地盤兒的異族首領也罷,一旦同政府軍展開遊擊戰術,那就不是一場兩場戰事可以解決了。

問題是西北的地形太適合打遊擊戰了,要不然也不會有這麽多的馬賊土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黨項人或者其他民族的崛起,都是中央政府無力為之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造成的,再加上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振臂一呼,自然是應者雲集,公然與朝廷相抗了。

既然李繼遷的策略有了變化,那麽我們的戰略思路也要相應地調整調整了。

“大人,方才你有出城去了?”王石雷問道。

我點了點頭,表示確實有這麽一回事兒。

“可是又有什麽收獲?”王石雷知道我總是喜歡到平民中去問東問西,有時候經常會得到些意想不到的點子。

“收獲沒有,煩惱頗多。”我有些煩惱地說道,“青鹽是個大問題啊!”

王石雷會意地點了點頭,“朝廷這個禁止邊貿的決策,並不高明。黨項人對我朝的依賴並不是非常嚴重,反之我西北民眾卻一日也離不開青鹽,這條策略可以說是不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還使西北民情受到影響,不得人心哪!”

“誠如你所言!朝廷上的大臣們遠在千裏之外,便想要決策西北邊事,一舉解決黨項人的問題,何其荒謬?我打算給皇帝上一本奏章,重開邊貿。”我對王石雷說道。

“大人此舉,似有不妥之處!”王石雷連連搖頭道。

我一愣道,“何以見得?”

王石雷分析道,“在朝廷大員眼中,西北的民生問題根本算不上什麽大事,即便是黨項人作亂,也只是疥癬之疾,他們真正擔心的是北面的遼國,即便大人你上書陳述利害關系,皇帝能夠聽取,也不過是多從別處調撥一些食鹽過來,解一解燃眉之急,根本無濟於事!況且大人你這麽做,還會引起朝中一些人的反感,對你的仕途極為不利。因此石雷以為,這個書還是不上為好!”

“你說的也有道理,只是我想來想去,若是要解決青鹽的問題,似乎只有一個辦法了!”我長嘆一聲道。

“莫非大人是計劃用搶的?”王石雷一語道破了我心中所想。

我點了點頭道,“既然形勢比人強,我也只好順應時勢了。現把眼前的為難應付過去,等到了明年,一切自會有解決之道!”

王石雷笑道,“看來大人你早就胸有成竹了!”

我嘿然應了一聲,心中暗道,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大家都是被逼的。

榆林河北岸,有一座不大的鎮子,叫作雙峰集,雖然名不見經傳,卻是一個商賈雲集貿易繁盛的地方,鎮子上滿是客棧,都是為過往客商準備的,每逢初一十五,更是有許多廟會活動,附近百十裏外的人們都會前來交易,真是熱鬧非常。

雙峰集是黨項人的天地,每年都有很多的黨項族商人聚集在這裏,將產自本地的青鹽馬匹兵刃等物組織起來,與關內的中原商人交換,以換回黨項人喜歡的棉布絲綢各種日常用品等物。

只是最近黨項人與大宋交惡,戰事不斷,雙方通商的道路也被封鎖了,很多的黨項商人將貨物堆積在雙峰集上,苦於無法出手,不由得非常著急上火,卻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唉,寧為太平犬,莫為亂世人,兵荒馬亂的,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啊!”一個客商對同是住店的客人們說道。

“我的貨物已經在這裏壓了半個月了,真是急死人,在這麽下去,我一家上下都要喝西北風了。”另一個客商有些郁悶地搔著頭發回答道。

又有人說道,“大夥兒也不用愁,所謂富貴險中求,咱們瞅個機會沖過封鎖線,只要道理那邊,銀子大把的有!要知道,現在整個關內都缺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