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書生風骨(第2/3頁)

“到時候,大宋承平日久,兵備必然松散,悲劇必然再一次上演,河西諸地,豈能保有?”

王石雷的話,字字句句如同振聾發聵一般敲到了眾人的心底。

是啊,西北邊事,一直就沒有制訂出一個長遠的國策來,這一片土地,也總是在重復著被雙方奪來奪去的簡單過程,什麽時候,西北才能成為一塊兒和平安詳的土地?

王石雷說出了心中所憂慮的事情後,壓抑頓時去了大半,感覺心情舒解了很多,見眾人都是一片沉默,心知自己的話已經讓這些西北要員們動了神念,變嘆了口氣道,“也許,我是想的太多了,也許,只是杞人憂天,可是,這件事情確是不容忽視的,國家興亡,難道就沒有我們這些讀書人的責任?”

“好!說得好!”沉默了片刻後,我率先鼓起了掌。

沒想到這王石雷不僅僅是一個向導這麽簡單,一眼就能看出西北的症結所在,而不是簡單地停留在表象上,為大國謀者若無遠見,怎麽可能做到事事了然於胸?從這一點上來看,他是具備了成為優秀的智囊的條件的,我怎麽可能放棄如此優秀的人才而不用?

“大人——”王石雷忽然作出驚人之舉,雙膝跪倒在地,取出一封書劄來,雙手捧著說道,“在下一片拳拳之心,盡在此中,可惜沒有機緣上遞朝廷,今日為大人獻上這平定西北之策,萬望勿棄!先前種種冒犯,皆石雷有意為之,若大人有所責罰,自當領罪受罰!”

直至此時,眾人方才明白了王石雷今日的舉動為何大異平常,原來就是為了引起眾人的注意,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張,現在看情況,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而眾人也都非常希望知道他書劄中的平定西北之策究竟是什麽?他不惜為此而冒犯上官,想必是驚世駭俗的主張!

我接過侍從遞過來的書劄,心中感慨萬分,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雖然他們可能確實手無縛雞之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但是一顆報國之心卻永在奔騰不止。

看著眾人的目光都放在了這封書劄上,我卻將它輕輕地放在了書桌上,非常誠懇地對王石雷說道,“王先生,本官奉皇命安撫西北,正缺少一名通曉西北軍情地理之人參贊軍務,不知道你可有興趣,願意西北數百萬人民謀一福祉?”

“大人——”延安知府石慶明見我居然當著眾人的面就來挖他的墻角,頓時有些哭笑不得,不過他也知道,王石雷留在自己的身邊,遠遠體現不出他的才華來,因此也倒沒有多說什麽,只是希望王石雷能夠趕緊答應下來,有朝一日他建功立業名揚天下,自己這個老東家也臉面有光。

面對我的公開招攬,王石雷顯得有些遲疑,我的名頭他也是早就聽說過的,名題金榜,勇挫契丹,以不到三十的年齡縱橫大江南北,此次更是得到了鎮守一方的大權,可謂是權勢滔天名聲顯赫,可是很多人都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究竟要不要跟我這個新東家呢?

我見王石雷遲遲沒有答應,還以為他是有考取功名從政的打算,於是便問道,“莫非王先生是擔心影響功名?這個本官可以保證,一定向皇帝舉薦先生,尋常的科考,就不必參加了!”

倒不是我故意忽悠人家,以我現在的身份地位,向皇帝舉薦一個人才確實比較容易。

“大人誤會了!”王石雷卻搖頭否認道,“在下並不是擔心自己的前程,只是不知道大人是否值得在下花費一生的時間來追隨,如果有可能的話,石雷情願馳騁在疆場之上,而不是做一個窮經皓首的幕僚。如果大人能夠回答在下一個問題,石雷便誓死追隨,否則——”後半截兒話卻沒有說出來,不過意思很明朗,是要考驗考驗我了。

我不以為意地笑了笑道,“好,石雷快人快語,但請明言!”

“其實在下的問題也非常簡單——”王石雷面目表情地說道,“便請大人猜一猜我著書劄中的內容,平定西北的策略究竟是什麽?”

眾人聽了多感到非常不滿,你自己寫的東西讓人家來猜,誰又能猜得中?這不是擺明了刁難別人嘛,大帳裏面頓時嗡嗡地都是竊竊私語之聲。

“此話當真?”我微微一笑道。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王石雷態度非常堅決,看來他是認為我一定猜不出其中的方略了,所以才會如此這般。

我搖了搖頭,嘆息道,“雖然本官並不能猜出你在書劄中所陳述的具體計劃,但是若要徹底解決西北邊患,辦法卻只有一個!”

“什麽?”不單是王石雷,大家都很期待地看著我。

“屯田!”我輕輕地說出兩個字來。

兩個字雖然平常,卻如一顆驚雷在王石雷的胸中響起。

我笑看王石雷的驚訝表情,心中知道這個人肯定可以收服。此人果然不錯,學識見解都好,而且對於西北大環境比較熟悉,得此人之助,會省卻我的許多麻煩,真是老天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