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再起波瀾(第3/3頁)

“這件事情,晚輩記下了。”我答應了下來。

在潘府用了飯之後,我們告別了潘美,打道回府。

果然天波府的賀禮在京師之中掀起了一陣波瀾,價值超過十萬兩銀子的賀禮,如此大的手筆,恐怕沒有幾個人拿得出來,至於送給別人作為新婚的賀禮就更離譜了,一時間朝野間上自百官下至百姓,無不議論紛紛。

“哎,聽說了嗎?楊家送給潘家的賀禮就有幾十萬兩銀子之多,拉銀子的大車更是綿延數裏,好大的氣魄啊!”路人甲如此說道。

“是啊,你說楊家該有多少錢啊?一出手就是幾十萬兩銀子,各種寶貝數不勝數,怕是皇帝也沒有他們家有錢吧?”路人乙羨慕地說道。

“胡扯!”路人丙立刻駁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全天下的財物都是皇帝的,誰有他的錢多?不要在那裏亂嚼舌根子,小心官家聽到滅了你們!”

幾個人立刻被嚇得噤若寒蟬,灰溜溜地跑開了。

“不過楊家確實很有錢啊!”見四下無人,路人丙捏這下巴,眨了眨眼睛自言自語道,“我若是能投到楊家做個下人也是不錯的呢!”

得到消息的三皇子韓王元休非常高興,沒想到自己快要成親了,先接到這麽大的一份禮物,潘美早就將禮單原封不動地送了過來,言明是天波府送過來的,反正大家早就吵得沸沸騰騰,自己想要吃回扣也是不可能的,索性做個大方的老丈人,心中卻有些痛惜,直嘆為什麽不送銀票過來呀,何必搞的這麽滿城風雨?

太宗皇帝也聽到了風言風語,起初如同潘美一般,都吃了一驚,接著就笑了起來,“這個楊延昭真會搞風搞雨,居然弄了這麽大的場面出來,朕都不知道如何說他了!”

內侍總管王繼恩見太宗皇帝的心情不錯,就奉承道,“誰不知道天波府的老六是賺錢的好手,如今陛下為皇子辦喜事,身受浩蕩皇恩的他怎麽敢不盡心恭賀?要知道整個天波府也是皇帝賞賜給楊家的啊!”

“你這話就有些虧心了!”太宗皇帝的心情不錯,沒有多與王繼恩計較,只是笑著駁斥道,“朕平日賞賜你們的東西就少嗎?怎麽不見你們給朕上個幾萬兩銀子的禮單?”

王繼恩幹笑著不知道如何應對,心裏面卻對這件事情耿耿於懷。

群臣中的反應可謂是天壤之別。

宰相呂蒙正是不同意廢長立幼的,他為人古板一些,且不知變通,原本就對太宗皇帝的作法有些腹誹,此時見到三皇子元休的婚事居然被炒得如此火熱,心中不禁有些擔憂,看來韓王被立為太子的事情已經是太宗皇帝早已經決定了的事情了,依照他的性子,這個婚禮自然是不肯去的,文人的氣節放在哪裏,豈肯看那些得志的小人嘴臉?

朝中反對廢長立幼,與呂蒙正一條心的大臣們不在少數,反倒是職位較低的京官們意識到這是一個巴結新主子的大好時機,因此整個京師都行動起來了,到處搜刮奇珍異寶來為韓王元休做賀禮,幾乎把整個地皮都翻遍了。

官員們的這些動作當然瞞不過太宗皇帝,不過在這個向大臣們顯示自己立儲決心的節骨眼兒上,他當然不會去追究這些人的行為,反倒有些推波助瀾的意思,吩咐王繼恩將自己的幾件珍藏高調地送給了韓王元休作賀禮。

現在,再遲鈍的人也知道皇帝的心思了,很多原本立場就不是很堅定的大臣們立刻改弦更張,投入了韓王這一前途光明的強勢陣營,為自己的新主子獻上了自己的決心書和投名狀。

面對如此強大的壓力,宰相呂蒙正終於盯不住了,他雖然固執,卻不糊塗,眼看大勢已去,自己已經無力回天了,但是書生的尊嚴令他選擇了無言的反抗,次日早朝,這位當了兩年多宰相的老臣終於自動去相,將相位讓給了新貴呂端。

韓王元休的婚事辦得很熱鬧,在婚禮當日,太宗又送給他一個更大的禮物,在百官面前,策立韓王元休為太子,改名為趙恒。

“六哥,你這麽大把撒銀子,難道不心疼?”七郎問我道。

“心疼不心疼,過兩天就知道了。”我賣了個關子。

結果沒有等到過兩天,皇帝的聖諭就下來了,原來的三千禁軍直接追加了五千,總共八千的精銳禁軍,並且附帶這軍械建造營的兩百余名工匠隨軍,中型的攻守利器也配備了不少。

我得到聖諭以後,二話不說,立刻開營拔寨,連夜趕赴西北。

回過頭來看了一眼浩浩蕩蕩的西征大軍掀起了大片的風塵,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正所謂,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當我再次見到汴梁城的時候,卻不知道是什麽樣的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