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 面授機宜(第3/3頁)

太宗皇帝有些躊躇,在書房裏面走來走去,最後問道,“驅除黨項人,你有多大把握?”

“臣以為,具體還是要實地查看一下才能做出推斷,畢竟西北形勢錯綜復雜,沒有一個對西北形勢全盤的了解,難以決定具體的策略。”我看著太宗的臉色謹慎地回答道。

“你這是老成之見!如今黨項人來勢兇猛,總要有個應對方法!”太宗皇帝搖了搖頭道。

我想了想後回答道,“黨項人的人馬畢竟不是很多,不可能一下子占領多大的地盤兒,微臣到了西北,只要不冒進,穩紮穩打,定然可以收復失地,但若是要徹底解決西北的事情,就必須要出奇兵制勝了,這個策略,不是現在能夠決定的。”

太宗皇帝聽了我的話後,憂郁了一下後拍了拍手道,“王繼恩!”

外面傳來一聲應答,內侍總管王繼恩走了進來,手上捧著一個錦盒,來到了書房聽候差遣。

將那盒子接了過來後,太宗解開上面的黃布包袱皮,露出了裏面的東西來,卻是兵符印信節鉞等物。

“這次的事情緊急,所以登壇拜將的儀式也就免除了。”太宗將這些東西一並交待給我後,整容說道,“楊卿,此次朕力排眾議,認命你為樞密院副使,陜西安撫使,地位尊崇,權力很大!朝中大臣多抱有懷疑態度,軍國大事,交由你一個年輕人來處理,確實有些令人擔心,希望你到了西北能夠安定邊境,抵禦外辱,不要辜負了朕對你的期望!”

“臣當肝腦塗地,以報陛下知遇之恩!”我接過了印信後叩拜道。

太宗滿意地點了點頭道,“你可盡快出發赴任,不必太過張揚,以免黨項人和契丹人有了準備,好自為之!朕會從禁軍裏面挑選三千精兵來供你指揮的!”

“謝陛下!”我連連稱謝道。

禁軍可是大宋戰鬥力最強裝備最好的武裝力量,三千禁軍雖然不多,卻可以訓練成一支親衛部隊來拱衛中軍,必要的時候還是一支決定性力量,因此我的心中頓時穩定了很多,也有了底氣。

“三日後整軍出發,你且回家去準備準備。”太宗皇帝下了逐客令。

我聞言立刻知趣地告退,打道回府。

我出宮之後,太宗的書房裏面,從陰暗的角落裏面走出一個人來,非常的年輕,長像倒與太宗皇帝有七分相似。

“父皇何必這麽看重一個後生晚輩?”來人皺著眉頭問道,說話的聲音很是清朗。

太宗用手指揉了揉太陽穴,有些疲憊地回答道,“元休,你來了!”

來人正是太宗皇帝的三子元休,不過十七八歲上下,深得太宗皇帝的喜愛,被授為檢校太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韓王,而且太宗很有冊封他為太子的打算,只是擔心他年經太輕,壓不住陣腳才沒有公然提出此事,不過這也是遲早的事情。

據說元休出生的時候,天有異像,滿屋子有紅光出現,而且他的左腳腳趾上面生有天然的“天”字印記,自幼聰明睿智,過目成誦,太宗一向以為這是上天賜給自己的繼承人,因此雖然大皇子也很精明強幹,卻被打發到了外地為王,只留下元休在自己身邊學習治國之道。

“這帝王之術,你還要多加學習。”太宗皇帝耐心地教導說道,“我大宋並不缺乏良將,也不缺乏文臣,身為王者,你要掌握的是制衡之術,這就好像是在森林之中玩火一樣,稍微不慎,便會引火焚身!可是你又不能把火給澆滅了,否則惡狼就會來吞噬你!個中滋味,只有自己來體味了!”

“多些父皇指點,元休明白了!”韓王元休若有所悟道。

太宗皇帝接著說道,“西北軍務,對我朝尤為重要,因此這個所派之人也要精挑細選,否則一旦挑選錯了,便是養虎為患啊!”

“既然如此,何不選一皇族制衡西北?”韓王元休有些奇怪地問道。

“哈哈——”太宗皇帝看這韓王元休笑了起來,“皇族?若是真的派皇族去掌握了西北軍政,還有我兒你的好事?”

韓王元休恍然大悟,直道慚愧!族中之人,若不是自己的叔父,便是兄弟,這些人自認是龍種,都有不小的政治野心,一旦掌握了大權,難道還會將自己放在眼中?不由深深地佩服起父皇的英明神武來。

太宗皇帝笑了笑後,又拍了拍手,從後面走出一個黑衣人來。

“你去準備一下,安插幾個人隨同楊延昭去西北,一是要保護他的安全,另外——你是知道怎麽做的吧?”太宗皇帝對那黑衣人吩咐道。

“屬下明白。”黑衣人的聲音冷的像冰一樣,聽不出任何的情緒起伏,就連太宗皇帝也微微地皺起了眉頭,有些不適。

韓王元休卻很得意,因為他又從父皇這裏多學了一招兒,那就是除了對封疆大吏們恩威並施之外,在他們的身邊安插必要的耳目也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