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西北方略(第2/4頁)

“那依愛卿之意,朕當如何應對?”太宗皇帝虛心問道。

王顯啟奏道,“臣副署樞密院事,對於各地情勢比較了解,如今北疆的契丹人仍是我朝大敵,故而此處的兵力只能增加,不能減弱,為了迷惑契丹人,不如將各地駐軍略加調整,使其暗生疑心,不敢輕舉妄動,以維持相持之現狀,令其不能分心援助黨項人。”

“有道理!”太宗皇帝點頭贊同道,“那麽,黨項人的事情應該如何處理?疥癬之疾如果不妥善處理,也會成為心腹大患的啊!西北軍力物資匱乏已是不爭的事實,朝廷要增加軍費支出,也不是一句空話!如今北疆開支,多靠璐鹽收入,要想再拿出來一些,恐怕是有困難的。”

戶部侍郎、參加政事辛仲甫站出來說道,“今年因為刀兵方止,所費頗多,戶部裏面怕是拿不出多少銀子了,等到歲末或有好轉。”

太宗皇帝皺著眉頭問道,“那麽,仲甫,戶部現在還能擠出多少銀子來?”

辛仲甫地頭默算了一番後,回答道,“如果不影響正常的開支,戶部每個月也就是能拿出十萬兩銀子左右,再多怕就有困難了。”

“這麽少啊!”太宗很是吃了一驚,“西北軍費所耗豈是小數?每個月十萬兩銀子,也就能養個兩萬人馬,唉——”言罷很是有些發愁。

“臣等無能,讓陛下憂心了。”辛仲甫頓時有些羞愧地告罪道。

“唉,卿等也無需太過自責,所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將醋茶,一樣也少不得!為國理財,確實不易!是朕治國無方了!”太宗皇帝倒是很能體諒,不願自己的財臣如此尷尬。

參知政事呂蒙正建議道,“西北之事,也不是一朝一夕間可以解決的,倒是北疆的人事需要盡快調整,臣建議以右驍衛上將軍劉廷讓為雄州都部署,以彰國軍節度使、駙馬都尉王承衍為貝、冀都部署,郭守文及郢州團練使田欽祚並為北面排陣使,定國軍節度使崔翰復為高陽關兵馬都部署,令他們大規模佯動,以達到牽制契丹人的目的。”

自趙普罷相以後,呂蒙正就成了事實上的首相,因此他的意見還是舉足輕重的。

“就依呂卿的意思去辦!樞密院副使王顯才堪大用,就著他代署樞密院事罷!接下來,我們還是要討論西北的具體應對策略,眾卿還有什麽良策?”太宗皇帝首肯了呂蒙正的意見,提升了王顯,然後對群臣提出了要求。

大臣們大眼瞪小眼,一時之間都沉默了下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銀子什麽都是空口白話,養軍隊是要花錢的呀!

“啟奏陛下,司天監有急奏!”殿外武士啟奏道。

眾臣與太宗皇帝都是一愣,司天監平時就是看看天氣,算一算日食月食的時間,劃定一下新年的節氣,如果有急奏的話,只能是兩件事情,要麽天災,要麽人禍,當然也有另外一種事情,就是祥瑞,不過那種情況實在是太少了。

“宣他上殿!”太宗皇帝說道。

司天監上殿之後,仆倒在地上,“陛下,今日有白虹貫日,其勢大張,京師民眾多有所見,鄉裏謠言四起,請陛下聖斷!”

此言一出,眾人大驚,太宗皇帝更是不自覺地站了起來。

白虹貫日,這可是大兇之兆!

“氣從何方而起?”中書門下平章事李昉對術數頗有心得,急忙問道。

“自西北而起,直貫東南!”司天監連忙回答道。

西北,眾人的臉色都憂郁起來,看來連老天都在警告,黨項人是個大麻煩!

“陛下,如今之計,解決西北之事已經刻不容緩,以免黨項人坐大!”呂蒙正出班啟奏道,“臣以為,當派一允文允武之幹練能臣前往西北,鎮撫諸州,收復失地,以抗黨項人馬!”

太宗皇帝聽了有些沉吟,派誰去好呢?鎮撫西北,這可是封疆大吏,專掌攻伐之事,這個位子說白了就是朝廷的西北王,信不過的人是不能放出去的,以前的老將們,聲名久著,若是再占據這麽大一塊地盤,終是不妥,自己雖然有幾個兒子,終是年齡太小,老大雖然能幹,已經去了蜀地,因此想來想去,一時之間竟然計不能出。

而群臣則考慮到推薦此人的風險實在太大,萬一搞不好,事情辦砸了,還會牽連到自己,因此都做了悶聲葫蘆,明哲保身。

“啟奏陛下,微臣保舉一人,可定西北!”這時一個聲音從大殿門口處傳了進來,聲音擲地有聲。

大家回頭一看,進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參知政事,剛剛出使遼國歸來的呂端。

呂端雖然升任參知政事不久,但是名聲在京師裏面卻很響亮,因為他是名臣幹吏,不但清廉,而且能幹,朝野中的名聲都很好,況且與太宗的關系並不一般,眾臣對他都比較看重一些,也許過不多久,他就能取代呂蒙正登上宰相之位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