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行軍總管(第2/4頁)

韓德讓是已經契丹化了的漢人,韓氏家族是從他祖父韓知古開始入遼的,韓知古本是戰爭中被俘的奴隸,後來因為才華過人,受耶律阿保機和皇後述律平的重用,曾總知漢兒司,又制定契丹國儀,成為開國功臣之一,一直在大遼朝廷中做到了中書令的高官。韓知古的兒子韓匡嗣如今是太祖廟詳穩,南京留守,並封燕王,他娶的也是後族蕭氏中人,而韓德讓則是韓匡嗣的第四個兒子。

提到韓德讓,我就不能不想起另外一個大大有名的人來,一個女人,操縱大遼朝廷長達四十年的女子,大遼承天太後——蕭綽!也就是後人耳熟能詳的蕭太後!

傳說韓德讓與蕭綽之間曾有婚約,後來遼景宗橫插一杠子將蕭綽召入宮中後,兩人一度中止了來往,而遼景宗駕崩以後,韓德讓立刻入直中樞,總攬了軍政大權,要說兩個人沒有曖昧是不可能的!

“史書上面講到今次金沙灘之戰,遼國一方是蕭綽親自統兵,可是她現在究竟在哪裏呢?”我的心中尋思起來,良久之後忽然一個火花迸射出來,“不好!既然他們兩個人已經走到了一處,而韓德讓也主持了軍中事務,那麽也就是說,遼景宗應該已經掛掉了!”

我迅速地思索起來,契丹各部中的矛盾重重,皇室之間相互傾軋,蕭綽本人深謀遠慮,她是絕對不會在沒有將京城的形勢穩定下來之前就貿然南下的,可是大宋的兵馬雖然遭遇了全面潰敗,仍有幾十萬人馬盤桓在二線上,還有數十萬隨時可能勤王北上的人馬正整裝待發,她想要立刻回師京城也是無法安心,因此,這幾日間按兵不動,必定是輾轉反側難以取舍。

前幾年大宋太宗皇帝親率大軍,滅了遼國在南方的最後一個屬國北漢,盡管遼景宗和蕭綽連連派出北院大王耶律奚底和南府宰相耶律沙等率大軍救援,卻也沒能夠保住北漢。一時之間,朝野大驚,因為大家都知道,下一步肯定是要對遼發動攻擊了。當時的情況一直是南強北弱,剛剛一統天下的宋軍氣勢正銳,完全不同於後來演義小說中所說的那樣畏戰如虎,恰恰相反,應當是一直在打敗仗的遼軍比較膽怯。

如果不是宋太宗求戰心切,恐怕情況會好上很多吧,我心裏面尋思道。

“現下是麻杆兒打狼,兩頭兒都怕啊!”我忍不住感慨道。

可是一時之間,我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來,冬季已經到來了,天寒地凍,人馬疲敝,桑幹河上已經出現了局部冰封的現象,北伐的難度自然是加大了不少!

蕭綽的四十萬大軍橫師河北,隨時都會有南下的可能,單憑我這六七萬人馬,能阻擋得住契丹人的鐵騎麽?我實在是信心缺缺,頭大無比。

“六哥!不如給我一支兵馬,繞道契丹人的後方,對他們進行襲擾,見糧食就燒,斷了他們的供給,你覺得怎麽樣?”七郎見我有些煩惱,就提議道。

我用大拇指揉了揉太陽穴後否定道,“主意倒是好主意,不過用在這裏並不合適!人家大軍號稱四十萬,就算是摻了水分,總也有二、三十萬,我們總共才有六、七萬人馬,就算我撥給你一半人馬去敵後襲擾,對於人家來說,也只是一支小股部隊罷了!更何況我們的敵人非常狡猾,糧草輜重必然是緊緊跟著中軍行走,又怎麽可能被人輕易偷襲得手?難呀!”

“唉!可怎生是好呢?”七郎聽我這麽一分析,不禁頭大如鬥。

我見七郎煩惱,就勸慰道,“七弟也不必太過憂慮,凡事有哥哥給你頂著!如果我所料不差,現下煩惱無比的人,可不僅僅是我們兄弟兩個呢!”

或許是被我說中了,煩惱的人,果然不只是我們兄弟兩個人。最起碼,蕭綽與韓德讓就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地。

接連幾日來,遼軍大營上空的就沒有安生過,不斷地有飛鴿傳書從各地傳來,將國內最新的情報送到了蕭綽和韓德讓的大帳內。

景宗的死訊傳開後,京城內果然變得形式復雜,各種潛在暗處的勢力紛紛蠢蠢欲動,皇室內部有實力爭奪大寶的王爺們都有些不安分,而其中最使蕭綽感到頭疼的,不是別人,而是來自蕭太後的兩個姐姐,嫁給了趙王喜隱的二姐和嫁給齊王罨撒葛的大姐蕭胡輦。

而這個悲劇,早在她的父親蕭思溫當年把三姐妹嫁給遼國三支親王時,就已經埋下了禍根。雖然這樣一來,蕭思溫的政治婚姻總有一樣會押中寶,但是卻也讓三姐妹跟著各自的丈夫,成了政治上的死敵。

蕭家二姐嫁給趙王喜隱為妃,而喜隱早在景宗時就曾數次謀逆,第一次蕭綽看到姐妹份上放過了,只是小懲一番,第二次又造反,於是將其囚禁了,這一次景宗突然病亡,京城危機四伏之際,他居然又一次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