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海客瀛洲(第3/3頁)

但卻不知,在這個敏感的時刻,金永南來到大宋是為了什麽事情,難道是——

果然金永南在坐定之後,從貼身的衣袋中取出一只錦囊來,謹慎地對我說道,“刺史大人,下官有一樣東西要交給大人查看,請大人一定不要驚訝。”

“好啊——”我點了點頭,立刻有侍衛將那只錦囊取了過來。

抽開錦囊上被火漆封好的絲帶,裏面有一道蠟封的軟皮袋子,也用了火漆封口,再裏面打開之後發現是一道白絹,裏面的字跡尚未看清楚時,我先看到了那個題記和印章。

“啊——”不出那金永南的意料,我看到那東西之後果然條件反射一般地站了起來,雙手捧著那白絹觀看。

裏面居然是大宋太宗皇帝的親筆禦書和大印,主要是讓我想辦法為來人籌集糧食與兵器,並且要在不驚動地方的情況下,將這些東西送到高麗的濟州島。

“夫君——”公主很擔心地輕輕喊了一聲。

“呵呵——”我穩定了一下情緒,笑了笑道,“沒事兒,只不過有些出乎意料罷了。”

皇帝並沒有在書信中談及詳細的原因,只是一再強調我要用心做好這件事情,不過根據字裏行間的語氣,我猜測,高麗人恐怕是利用藩屬國的地位問題遊走於大宋與大遼之間,以此來謀求最大的利益,心中不由得對他們又多了幾分鄙視。

這次的行動如此低調,恐怕也是為了不過分地刺激遼國人。從蘇州籌集糧食應該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運輸上也不成問題,我完全可以動用水師來完成這個任務,武器也好辦,光是基地裏面出產的就可以滿足高麗的要求,唯一要注意的,不過就是注意把事情辦理得隱秘一些。

我將書信仔細看罷之後,已經對這件事情在大致上有了一個比較籠統的處理辦法,況且在糧食和兵器問題上,高麗並不是直接索取,而是答應以本國的特產來交換,倒是一件劃得來的買賣,處理得好的話,說不定還是能大賺一筆的。

“金大人——”我看了看正在飲酒的金永南,呵呵笑道,“此事本官已然知曉,必然會全力配合金大人做好的!不過諸事繁雜,也不是一日兩日能辦好,這段兒時間裏,金大人還得在蘇州盤桓幾日,若有什麽需求,不妨讓舍弟幫你來處理,我不在時,他可以做主。”

“多謝楊大人!”金永南見我很輕松地答應下來,心中頓時一松,歡天喜地地謝道。

接下來的幾日中,我都沒有閑著,一面從太湖周圍各縣購買糧食,一面去昆山的基地定制高麗人需要的各式兵器,忙了個不亦樂乎。

高麗人最喜歡的兵器就是刀和弓箭,其次是類似於魚叉這樣形狀的兵器,據我推測可能是處於公私兩便的目的吧?不打仗的時候還是可以利用到生產中去的,提倡使用的人倒是個有遠見的家夥。

因為新糧已經收了上來,所以糧食的征集非常容易,正好將糧倉裏面的陳米給他們裝船,對此,流連於酒肆歌台的金永南似乎有些不太滿意,親自跑來質問我為什麽給他陳米?我則是很無辜地回答說,“金大人有所不知了!這海上運輸是非常麻煩的,如果是剛剛征收來的新米,那些刁民們勢必不會盡心將它們曬得通透的,在倉裏面存上十天半月,必然會發生黴變!恐怕我們運到濟州島以後,這滿船的糧食都要長毛了!可是我們如果用官倉裏面的陳米則不用擔心這麽多,不是兄弟我誇下海口,我蘇州府治下的糧倉,可是天下數一數二的!那一粒粒稻米,可都是萬中挑一的呀!”

金永南顯然對於這個事情了解得不很透徹,聽我如此解釋了一通後,頗有一些不好意思,連連向我道歉,我則很大度地原諒了他,並且為了表示自己所說的都有根據,特意吩咐手下在一條船上拉了些新米,用來作對比,以示自己的良苦用心。

兵器方面花費的時間要長一些,我一再叮囑制作匠人們差不多就可以,千萬不要多費功夫,眾人都做得有些郁悶,紛紛說這麽一來會影響自己的制作心情,好說歹說之下,做出來的東西還是要較之普通的兵刃好上很多。金永南在親自使用之後,連聲贊嘆,深深為大宋的手工技藝感慨不已,當我解釋說這些都是工匠們特意為高麗朋友精心打造出來的後,這位高麗官員感動得涕淚橫流,很認真地說一定要上達天聽,使高麗永為大宋的藩屬之國。

“金大人真是個直腸子啊!”我有些感嘆地說道。感慨歸感慨,不過打死我也不會相信,他一個小小的濟州府僉事說的話,就能夠影響到高麗國的軍政大事走向!這只不過是一句惠而不費的好話罷了。

在將最後一船兵器裝好之後,留下宋迪照看生意,命廖行之暫時代理府中之事,我攜了公主,帶著水師,分乘大海船四十條,士兵千人,帶著糧食十萬擔,和各式兵器萬余件啟碇揚帆,出了大海,向著東北方向全速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