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爾虞我詐(第3/4頁)

“本王雖然有此反思,卻苦於沒有志同道合之人,今日孤身來見楊兄,就是想要一訴衷腸,他日異地相逢,敵友難辨,卻沒有如此興致了!”淮陽王非常誠懇地看著我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說道,“不知道楊兄,能否同孤王一起將大宋的天下打造成一個鐵統江山?”

唉!說了半天,終是又繞回了這個最關鍵的問題。除了要我效忠於他,跟他一同其事之外,淮陽王跟我能有什麽商量的?

我苦笑了一陣子後沉聲說道,“王爺的意思,臣下已經清楚了,只是王爺以為,這麽做的把握到底能有多大?難道皇上他老人家真的會不知道你在幹什麽?要知道秘門的勢力可是無孔不入的,皇上之所以沒有動你,也不過是因為你還沒有邁出那最重要的一步!若是真的走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可能你會發現自己很無助的。”

淮陽王有些頭痛地抱著腦袋晃了晃,深有感觸地說道,“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光寒十四州!即便是當年叱吒風雲的戰國四大公子,到最後也不過是孤零零地黯然收場而已,孤王這一點點基業,實在是提不起來!看似風光的揚州大都督,統領江南個路軍事的虛名,只要父皇一道詔書就可以瓦解得幹幹凈凈!若非如此,小王也不會在太湖裏面假借水寇之名私練精兵了!可是我實在不甘心啊——”淮陽王有些忿忿地在闌幹上面擊了一掌,震得上面的浮塵紛紛地落了下來。

“其實——有些事情在有些時候,不一定是要依靠武力才能解決的,有的時候,武力可能起到的反而是負作用。”我看著心情激動的淮陽王趙謙,忍不住點撥道。

“楊兄可有妙策以教我?”淮陽王聽我如此說話後,非常驚喜地請教道。

本來我是不準備多說什麽的,可是看到他擺出這麽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來,未免會動了惻隱之心,再加上我對那個三皇子也就是後來的真宗皇帝並沒有什麽好感,因此忍不住想多說兩句,畢竟看到淮陽王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心裏面還是比較舒服的。

“有句老話說的好,疏不間親。”我斟酌著說道,“即使皇上打心眼兒裏對你的所作所為有什麽不快的看法,也不會當著外人的面說出來,因此你即便是私練精兵,只要不公然另立山頭,皇上就不會先那你開刀,之所以如此隱晦曲折地從朝中調我們三個新人來圍堵太湖,實際上更多的意思是給你一個警告!否則朝中宿將甚多,哪裏輪得上我們三個沒有資歷沒有權勢沒有人脈的三無人員出任一方要員?”

淮陽王聽了不覺連連點頭,深以為然。

“從這一點上來看,應付的辦法不外是上中下三策!”我接著說道。

“願聞其詳。”淮陽王大喜道。

見淮陽王一副虛心求教的樣子,我便侃侃而談道,“其一,就是按照王爺你現在定好的計劃,自立山頭,以太湖水軍為家底,劃江而治!恐怕這麽做就連王爺你自己心裏面也沒譜吧?此乃下策!”

“其二,以退為進,放棄手中的兵權,請辭大都督一職!”我接著說道。

“啊——”淮陽王聽了一驚,有些狐疑地看著我。

“這麽做有利有弊,能夠勝任出掌大都督一職的親王並沒有幾個,僅有的幾位又難以令皇上安心,所以我想皇上多半是不會答應的,這麽一來,盡可洗去一身的嫌疑,這私練水兵的事情也許就此揭過不提了!但是也有一種可能,若是皇上將你詔回京師,情勢就很難把握了,以王爺你的雄才大略,不難奪回皇上對你的信任,大位可期!此乃中策也!”我看著淮陽王分析道。

淮陽王聽了後一陣沉吟,良久後方才說道,“這個法子終是有些兇險了!若單從計謀來看,確實要比本王之前的計議好上很多。但不知道楊兄你所說的上策究竟是什麽?本王真的有些等不及聽了!”說完之後非常熱切地看著我,眼中充滿了希冀。

“這個法子講的是穩中求勝,比起追逐那些毫無意義的虛名來說,要實際得多。不過我為王爺你出了這主意,卻不知道會因此而擔上多大的罪名呢!”我有些猶豫地說道。

“請楊兄千萬賜教!”淮陽王向我深施一禮道。

“也罷——”我嘆了一口氣後說道,“有道是法不傳六耳,雖然此地再無他人,也還是請王爺你附耳過來——畢竟這法子還是不太光明磊落了——唉——”

淮陽王將信將疑地將脖子湊了過來,聽我將主意悄悄地向他解說,片刻之後,原本便布愁雲的一張臉舒展開來,露出了喜色。

“若是趙謙他日有成,全賴楊兄所賜也!”淮陽王的身子重新挺了起來,抱拳謝道。

我客氣地還禮道,“這件事情,其實是兩利,否則我有再大的膽子也不敢對王爺你說出來,這個謝字,其實應該由我說出來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