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因人成事(第2/4頁)

“狀元郎在哪裏啊?狀元郎在哪裏啊——”

我的眼睛方才睜開一半兒,屋子裏面就沖進來幾個內侍,後面還跟著幾名新科的進士,都是一副心急火燎的樣子,進來就四處張望,然後沖著我跑了過來。

“發生什麽事情了?”我有些不明所以,半迷糊地問道。

“狀元郎,那契丹人在宴席上面出了個題目,要我們對句,一時之間,竟然無人能夠答出,皇上大為不悅,正在生悶氣呢!”一個內侍沖到我的面前,急急地說道。

“怎麽會這樣?”我為之一愣,“難道憑他一個契丹人就敢挑戰我大宋的眾多文臣士子嗎?可是皇上怎麽會答應如此荒誕不羈的提議?”

有侍衛當時在場,立刻將原因說了出來。

原來,傷者們被送走救治以後,大殿裏面有些血腥,況且主要的事情都已經辦完了,於是太宗皇帝就吩咐移駕到瓊林中去,那裏早已經準備好了宴席,用來招待新科進士與契丹的使臣們。

宴會開始後,契丹使者抹只又賣弄起來,說是自己仰慕中土文化,平時也有些心得,希望同大宋的文士們互相切磋一下,也好體現漢遼文化之間的交流是多麽的密切。

太宗皇帝心道,我們這裏今天招待的人沒有一個不是從科舉中摸爬滾打出來的,別的沒有,詩文還會缺嗎?於是沒有多想就一口答應下來,而且毫不客氣地說如果貴使希望加深對漢文化的了解,就不如多住一些日子,反正我們京師之中的名士還是有一些的,足夠貴使學上幾年了!

抹只也沒有多說什麽,只是非常謙虛地說自己的學識實在有限,對漢文化的了解也是比較膚淺的,然後就提出了對句的要求,誰知沒有出幾個題目,就難住了大家。

“所以皇上就命我們四處探訪京師之中的博學之士,征詢答案!”那侍衛一口氣把整個事情的經過說了出來,竟然絲毫沒有停頓,真是難能可貴。

“他的題目究竟是什麽?竟會難住大家?”我好奇地問道。

一位進士湊了上來,話語之間略帶些江南口音,“那契丹使者先出了一個‘風竹敲秋韻’,然後鄭榜眼就對了個‘雨柳動春波’。”

“風竹敲秋韻,雨柳動春波。”我推敲了一下後稱贊道,“不錯不錯!那抹只出得風雅,鄭兄對得也貼切。彼敲我動,一敲一動之間,足可媲美前賢賈島了!”

“然後那廝又出了一個長句,‘風吹雨落風疏雨驟風雨同行’,有一位江南進士對了個‘雲湧霧起雲開霧散雲霧齊飛’。”那進士繼續講道。

“江南多奇士,果然很有意境。”我點了點頭,這位進士恐怕是取材於生活之中的。

“然後那抹只又出了一個句子,眾人一時之間就對不上來了。”那侍衛插話道。

“什麽句子?”我問道。

那進士接著說道,“那抹只見出了兩個句子,都被輕易對上了,就眼珠兒一轉,口中說道,‘我觀漢字,無非點豎橫鉤筆。’說罷就閉口不語。良久之後我們才反應過來這也是一道題目,可是一時之間眾人卻苦無良對,因此著急得很,這才出來四處求救。不知道楊兄可有佳對?”

“這個句子——”我沉吟起來,這個句子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當初曾經有一個佳對,就是那個出了名的“三光日月星,四詩風雅頌”,如今這個對子顯然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若是不能將自己對的句子拔高到同一個層次上,就算不得佳對。

想了有一盞茶的時間之後,我終於有了主意,“不如就對‘卿讀文章,盡是之乎者也書’如何?”

“我觀漢字,無非點豎橫鉤筆;卿讀文章,盡是之乎者也書。果然是對得貼切得很呢!楊兄果然是才思敏捷的飽學之士!”幾個進士略一思索,果然沒有比這更貼切的對子了,當下對我更加佩服。

那幾個內侍見我對上了,急忙向人索要了一副字條寫上對子,命人火速送回瓊林了。

太宗一見大喜,雖然自己是沒本事對句子,不過看看的眼力還是有的,立知這一道題目是解決了,當下命人展示給眾人觀看,並問起是何人所對,侍衛皆言此乃新科狀元是也!

“原來是延昭啊!”太宗皇帝很是得意,對左右說道,“楊公此子,可是大有可觀啊!”

“陛下誇獎了!”楊繼業站起來謝道,“臣子年少頑劣,還望陛下多多體諒!”

太宗連連擺手道,“楊公不必過謙了,你父子都是朕的救命恩人,功在社稷啊!不知道六郎傷勢如何?如果沒有什麽大礙,不如讓他過來吧?難得大家都聚在一起,熱鬧一下也好。”

“犬子剛剛受傷,恐怕沾不得酒水吧?”楊繼業覺得有些不妥當,就推辭道。

抹只忽然將肥胖的身子挪了起來,湊到這裏打著哈哈說道,“狀元郎的文采果然出眾,外臣倒是很想討教一番呢,楊將軍不會不給這個面子吧?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