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 有宋之都(第2/3頁)

由於天波楊府距離天波門甚近,又是軍方要員,同時受到太宗皇帝的恩寵,故此守城的禁軍們對楊家的符令早已耳熟能詳,所以見到排風出示後會不加盤問就放行。

見到回家在即,一路上有些愁眉不展的排風心情似乎也好了許多,拉著我為我介紹沿街的各種趣事。

“這裏好熱鬧啊——”我望著街道兩旁林立的店鋪以及各種攤販發出了感慨。

市面上到處是一派繁華景象,兩邊的屋宇鱗次櫛比,勾心鬥角,茶坊、酒肆、客棧、肉鋪、廟宇、會館等建築整齊地排成兩行,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由牛馬拉著的木車裝飾華美,上面的簾子都是上好的絲綢織就,也有做生意的商賈,有看街景的士紳,有騎馬的官吏,有叫賣的小販,有乘座轎子的大家眷屬,有身負背簍的行腳僧人,有問路的外鄉遊客,似乎每個人都在忙碌著。

“看到了——”我極目遠眺,隱約之間看到了那高高的碑樓就在前方,正是太宗皇帝親筆禦書的“天波楊府”匾額,字走偏鋒,氣勢不凡。

“少爺快走兩步,我們就要到家了。”排風在後面催促道。

對我這個冒牌少爺,她倒顯得像個主子似的頤指氣使,只是言辭間卻很注意分寸,看來還是因為我同楊延昭是結義兄弟,另外我對她的救治之恩或許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吧。

想到這裏我仿佛又看到了那天在河上的驚鴻仙子,那翩翩飛起恍如夢幻般的白色身影,那仿佛穿透了無盡時空的深邃目光,豈是言辭可以描述出來的?

隨著排風神思悵惘地走到街角的時候,就聽到前方有琴聲響起,聲音輾轉反側,意韻悠長,顯然並非一般的樂師所奏。我不由自主地回過頭去看了一眼,卻立刻呆立在那裏。

只見前方的金水橋旁的一艘花船之上,一位白衣姑娘正坐在窗子旁邊,雙手撫琴,凝神擯思,早已經沉醉在迷離的琴韻之中。彈的不是他曲,正是司馬相如初遇卓文君時候的一曲“鳳求凰”。

“鳳求凰,鳳求凰,

才子佳人痛斷腸。

君不見,

垓下帳裏虞姬傷。

章台柳下搖滿霜,

長恨歌裏恨見長。

沈園小徑空留香,

又何妨。

苦樂相參本無常,

知音能得幾回賞。

明月溝渠各一方,

戍客何必盡望鄉。”

我聽著聽著不覺癡了,伸手擊節隨著琴聲而動,神思飛揚,不能自已,待到一曲終了時已經是淚濕沾襟。我忽然發現,自從回到這個古代的時空後,我的藝術細胞似乎也受到了極大的刺激,變得多愁善感起來。

擡眼望去,那女子早已撫畢瑤琴,正擡起頭來好奇地看著我這個當街落淚的知音,將眼睛毫不遲疑地對上了我的雙目,交視之間,令我一陣神搖魂攝,我頓時覺得眼前的這位姑娘好似就是在前世見過的夢中女子一般無二,又好似是救了我們的白衣女子。

待要舉步上前探問的時候,那花船卻已經起錨遠去,消失在金水河中,混入不可計數的花船之中,再也難尋蹤跡。

“唉——”我不由得長嘆一聲,雙目遠眺,悵然若失。

“少爺——”突然排風在我耳邊重重地哼了一聲,有些不滿又有些嫉妒地從牙縫裏面擠出一句話道,“你很過分哦!”

“怎麽了?有什麽不對麽?”我一時間還沒有回過神來,仍舊望著遠處的河面,言不由衷地問道。

“身為楊府的少主人,你在走路的時候應該衣冠齊整,矗立如松,目不斜視,行動如風,怎麽可以左顧右盼,同那青樓女子眉來眼去暗通款曲,行那輕佻浮滑之舉呢?”排風忽然將臉一板,一本正經地對我訓導起來。

“呵呵——”我立刻明白排風是見到我看那花船上的女子入了神,心裏不滿,於是笑了笑,也沒有多說什麽,只是繼續向前走去,天波府的牌樓已經近在眼前了。

天波楊府的建築布局由東、西、中三個院落組成,庭院深深不知幾許,面積甚大,其建築規格是按照當時正一品武官的級別修建,與楊業受封殿帥府太尉並兼任大同節度使的官職相一致。門前面立有一根高高的石柱,就是所謂的下馬石,乃是皇帝特許的,下旨凡經天波府門前通過的官員們,文官落轎,武官下馬,以示敬仰,乃是少有的殊榮。

我們來到門前的時候,門衛立刻認出了排風。

“小風姐,多日不見,可是嫁人去了?”其中一名年輕的門衛戲言道。

“閉上你的臭嘴!”排風將腰一叉,杏目圓睜,“姑奶奶我是去接六少爺去了,你們的狗眼都瞎了麽?沒有看到六少爺就在眼前,還不快去通報老太太麽?”

幾名門衛並沒有注意到我,此時看到,果然覺得與老令公就如一個模子裏面刻出來的,立刻大開中門將我接了進去,並派了個腿快的飛奔入大堂去通稟老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