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李煜之死(第2/4頁)

“微臣愚魯,實在是難測聖意。”曹彬搖頭道。

“國華太謙了!”太宗皇帝笑道,“自陳橋起事,卿就跟隨在朕的身邊征戰,若是說別人猜不透朕的心思,尚情有可原,若是卿也以此推脫,可就令朕大失所望了!”

“陛下待臣之恩可謂是天高地厚了,臣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之萬一!”曹彬見無法逃避,只好說道,“如果臣猜的沒錯,陛下留下臣可是為了議定征伐北漢的三軍主帥?”

“知朕者卿也!”太宗鼓掌道。

“北漢彈丸之地,要拿下它易如反掌,只是要提防遼軍來援,所以主帥必須多方兼顧,如果陛下不棄,臣願意擔當此任。”曹彬慨然說道。

“國華是我大宋第一名將,由卿擔任主帥自然最善!”太宗點了點頭,轉而接著有些感慨地說道,“不過近來西蜀地面不怎麽太平,亟需鎮撫,況且江南才定,總有千般事宜需要交割,這朝中軍國大事是萬萬不可耽擱了!依朕看,國華你還是留在中樞好一些,其他的人,朕可是放心不下啊!”

“難道陛下要禦駕親征?”曹彬吃了一驚,有些驚異地望著太宗皇帝。

太宗怔怔地望著墻上的北漢山川地形圖,半晌之後方才恨恨地說道,“小小一個北漢,竟然累太祖皇帝親征三次,皆遭折戟!我大宋的顏面何存?當日朕在太祖的病榻前親口允諾,有生之年,一定要踏平北漢,收復幽雲諸州,將契丹人趕回漠北去牧馬!今日南方已定,統一北漢的大好時機已至,朕又怎麽不會禦駕親征呢?朝中大事,皆拜托於卿了!”

“既然聖意如此,臣也無話可說。”曹彬見太宗皇帝的意志甚為堅定,只得說道,“朝中之事,陛下皆可放心,文事有王相與則平兄老成持重,武事有臣與高侍中殫精竭慮,決計無事!”

停了一下,曹彬接著說道,“至於主帥——陛下看潘仲詢如何?”

“正合朕的心意。”太宗會心一笑,停了停說道,“當日卿平定南唐之時,太祖就有意任用卿為使相(樞密使兼宰相),後來卻失言,都是為了北漢之事!今日朕就替太祖了解這樁心願,也是眾臣曉得,只要是忠心為朝廷辦事的,朕就絕對不會辜負的!”

“陛下厚愛,國華何以克當?”曹彬非常感動地回絕道,“不過這使相之職,位高權重,牽涉甚廣,如果用人稍有不當,輕則延誤國事,重則就有禍及社稷安危之險,我朝開國以來從未有過,萬萬不可從臣開此先例啊!”

“國華多慮了!卿文武全才,堪當大任,朕是信得過的!”太宗不以為然道。

“陛下請三思!”曹彬伏在地上連連叩頭。

“唉——你這個人呐!升官兒有什麽不好的?”太宗無可奈何地說道,“那就暫且放一放吧!”轉念想了想又覺得有些不甘心,遂決定道,“那朕就給你進爵一級,封為魯國開國公罷!人家亡國之主尚且有公侯之位,我的大將又怎麽能居於人下!卿萬萬不可再推辭了!”

“謝陛下洪恩。”曹彬見太宗一臉肅然,遂不再推辭。

“不過,有件事情還是要卿來給朕辦好的。”太宗有些遲疑地說道。

曹彬口中應承,心中卻想到,早就知道你是不肯吃一點兒虧的主子,看來這個魯國公也不是好做的啊!

“卿須得如此如此——方才能夠安朕之心啊!”太宗在曹彬的耳邊嘀咕了半天後,好似放下了一件心上的大石頭,長長地籲了口氣道。

“這個——怕是有些不妥當吧?朝野上下,恐怕在言論上有些交代不過去。”曹彬有些為難地看著太宗皇帝,不知道該如何啟齒。

“你只要把這件事辦好就行,其他的無須擔心,朕會叫王繼恩與你同去。”太宗有些疲憊地擺了擺手。

“是,皇上萬安,微臣告退。”曹彬見事情已然無可更改,只得苦著一張臉出宮而去。

太宗皇帝走出大殿,來到清冷的廣場上,默然站立在那裏,任由微微帶著些水氣的夜風輕輕地吹過,沾濕了自己的袍袖。半輪彎月高高地掛在空中,將白霜一般的清輝灑在大地之上,仿佛給寂寥的萬物鍍上了一層白銀。

“李重光啊李重光,不是朕想要趕盡殺絕,實在是你無法安朕之心啊!事情走到了這一步,你也就不要埋怨我不顧及當日的舊情了!”良久之後,太宗口中自語道,表情也漸漸變得漠然起來,看來是決心已下,不再猶豫。

宋,太平興國四年正月,太宗趙光義命大軍北渡,拉開了滅亡北漢的戰役。

鑒於太祖皇帝曾三次率軍往攻北漢,皆因遼軍南援而敗,遂制定圍城打援、先退遼軍、後取太原的方略。繼而組建飛山軍,加緊練兵,並命晉、潞、邢、洺、鎮、冀等州,制造兵器及攻城戰具,儲備糧草,為大軍北伐做戰前準備。